[发明专利]一种可调挂镀电镀槽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6324.2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温作锐;钱世赟;钱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17/00 | 分类号: | C25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电镀 | ||
1.一种可调挂镀电镀槽,具有CCD支架(10),所述CCD支架(10)上设有一连接架(20),所述连接架(20)上安装有CCD相机(3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0)包括:
连接套(201),所述连接套(201)能够通过两对插接组件与所述CCD支架(10)的安装轴(101)相连,所述连接套(201)能够相对所述安装轴(101)发生转动,且所述连接套(201)能够在所述安装轴(101)上滑动;
伸缩杆(202),所述伸缩杆(202)的固定杆(2021)与所述连接套(201)固定连接;
安装座(203),所述安装座(203)设置在所述伸缩杆(202)的移动杆(2022)的端部上,所述安装座(203)上设有一能够转动的相机安装板(204),所述相机安装板(204)能够通过一对锁定组件锁定在所述安装座(203)上;
一对插接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套(201)的外侧的两端上,另一对插接组件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套(201)的内侧的两端上,所述插接组件包括:
推拉杆(1),所述推拉杆(1)具有推拉环(11),所述推拉环(11)的内端上设有插接杆(12),所述插接杆(12)与所述连接套(201)上对应的通孔(2011)滑动配合,所述插接杆(12)的内部能够伸入所述安装轴(101)上对应的插接孔(1011)内、与设置在所述插接孔(1011)内壁上的若干个夹持件(2)卡合连接,以将所述连接套(201)连接在所述安装轴(101)上;
限位盖(3),所述限位盖(3)设置在所述通孔(2011)的孔口处,所述限位盖(3)能够将所述插接杆(12)的凸台(121)限定在所述通孔(2011)内;
第一弹簧(4),所述第一弹簧(4)套设在所述插接杆(12)的外杆(122)上,且所述第一弹簧(4)位于所述凸台(121)与所述限位盖(3)之间;
所述相机安装板(204)包括枢接板(2041)和弧形安装板(2042),所述弧形安装板(2042)设置在所述枢接板(2041)的一侧上,所述CCD相机(30)安装在所述弧形安装板(2042)上,所述枢接板(2041)枢接在安装座(203)的固定轴(2031)上,所述固定轴(2031)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03)的一对凸板(2032)之间,所述枢接板(2041)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轴(2031)发生一定角度的旋转后与一对凸板(2032)固定连接,以使所述CCD相机(30)发生一定角度的变化;
一对锁定组件分别位于所述枢接板(2041)的内、外两侧,所述锁定组件包括推动杆(5)、第二弹簧(6)、联动板(7)、第三弹簧(8)和一对驱动组件(9),所述推动杆(5)与所述凸板(2032)上对应的角度调节孔(20321)滑动配合,且安装在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的孔口处的端盖(203211)能够将所述推动杆(5)限定在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内,所述第二弹簧(6)设置在所述端盖(203211)与所述推动杆(5)的中轴(51)之间,且所述第二弹簧(6)套设在所述推动杆(5)的主轴(52)的外部上,所述联动板(7)与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滑动配合,所述联动板(7)的外端设有一圆槽(71),所述主轴(52)的内部伸入所述圆槽(71)内,且所述主轴(52)的内端面能够抵压在所述圆槽(71)的底壁上,所述第三弹簧(8)设置在所述联动板(7)与位于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内壁上的限位板(203212)之间,且所述主轴(52)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三弹簧(8)内,一对驱动组件(9)分别位于所述联动板(7)的内顶板(72)的两侧,且所述驱动组件(9)的驱动连接杆(91)能够伸入所述枢接板(2041)上对应的沉孔(20411)内、与设置在所述沉孔(20411)内壁上的一对连接组件(40)卡合连接,以将所述枢接板(2041)与一对凸板(2032)相连;
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第一齿条(95)、第一齿轮(92)、第二齿轮(93)和第二齿条(94),所述第一齿条(95)设置在所述内顶板(72)对应的一侧上,所述第一齿轮(92)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一齿轮(92)与所述第一齿条(95)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93)设置在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齿轮(93)与所述第一齿轮(92)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94)与所述第二齿轮(93)啮合连接,且所述第二齿条(94)与位于所述角度调节孔(20321)对应侧壁上的一对第一导向座(203213)滑动配合,所述驱动连接杆(91)设置在所述第二齿条(94)的内端上;
所述连接组件(40)包括滑动杆(401)、第四弹簧(402)、第三齿条(403)、第三齿轮(404)和锁定杆(405),所述滑动杆(401)的内部伸入位于所述沉孔(20411)对应侧壁上的安装腔(204111)内,且所述滑动杆(401)的内端上开设有导向槽(4011),所述导向槽(4011)与安装在所述安装腔(204111)底壁上的导向轴(2041111)滑动配合,所述滑动杆(401)的外端面为斜面,所述驱动连接杆(91)的内端的两侧面能够抵压在所述滑动杆(401)的外端面上,所述第四弹簧(402)设置在所述滑动杆(401)与所述安装腔(204111)的底壁之间,且所述第四弹簧(402)套设在所述导向轴(2041111)上,所述第三齿条(403)设置在所述滑动杆(401)的内侧上,所述第三齿轮(404)设置在所述安装腔(204111)的侧壁上,且所述第三齿轮(404)与所述第三齿条(403)啮合连接,所述锁定杆(405)包括横杆(4051)和L形杆(4052),所述横杆(4051)的内侧设有若干个凸齿(40511),若干个凸齿(40511)与所述第三齿轮(404)啮合连接,且所述横杆(4051)与位于所述安装腔(204111)侧壁上的一对第二导向座(2041112)滑动配合,所述L形杆(4052)的长杆与所述横杆(4051)相连,所述L形杆(4052)的短杆的非连接端能够伸入所述驱动连接杆(91)上对应一侧的卡槽(911)内,使所述L形杆(4052)与所述驱动连接杆(91)卡合连接,以将所述枢接板(2041)与一对凸板(2032)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632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