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7203.X | 申请日: | 201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18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慕史臣;杨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4 | 分类号: | C02F1/44;C02F9/02;B01D61/58;B01D61/04;B01D6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00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回收率 原水箱 反渗透装置 微滤装置 反渗透 高脱盐 脱盐率 原水泵 产水 下端 节水技术领域 浓水回收装置 电导率 产水电导率 单级反渗透 反渗透主机 系统回收率 导管连接 多级过滤 回收利用 一端连接 多段式 高压泵 阶梯式 上端 浓水 脱盐 过滤 回收 | ||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提高脱盐率及节水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包括原水箱,原水箱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原水泵,该原水泵的另一端连接微滤装置的上端,微滤装置的另一端面的下端连接高压泵,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设置多段式反渗透主机的阶梯式过滤,实现了多级过滤回收,进而达到高回收率的目的;通过对产水的反复脱盐,使得脱盐率提高,原水箱的水会越来越好,一段产水的电导率比传统反渗透有大幅度提高,同传统单级反渗透相比产水电导率得到大幅度降低;通过设置浓水回收装置,使得浓水得到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因而系统回收率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渗透提高脱盐率及节水技术领域,具体为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反渗透回收率一般在70-75%,单级反渗透脱盐率有时达不到客户工艺要求,常规都是通过采用双级反渗透来实现高脱盐(如:EDI进水采用双级反渗透),由于双级反渗透投资大、占地多、运行费用高,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满足了客户高脱盐要求,其投资低、占地少、运行费用低,同时实现了节水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高回收率高脱盐率反渗透装置,包括原水箱,所述原水箱的下端通过导管连接原水泵,该原水泵的另一端连接微滤装置的上端,所述微滤装置的另一端面的下端连接高压泵,该高压泵的右端通过第一均布管连接反渗透主机第一段,所述反渗透主机第一段的浓水出口中间段下端连接反渗透主机第二段,反渗透主机第一段的右端连接除盐水箱,所述反渗透主机第二段的浓水出口中间段下端与浓水回收装置的入口连接,反渗透主机第二段的左端产水口与下端三通管相连,所述浓水回收装置的产水口连接三通管。
优选的,所述微滤装置设置为锥形过滤塔,微滤装置的右下端通过水管垂直向上连接高压泵的一端,且微滤装置与高压泵之间设置有第三冲洗阀,第三冲洗阀与浓水回收装置的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均布管的左端垂直连接有进水管,该进水管连接高压泵的右端,第一均布管设置有并联的支管,支管的另一端连通反渗透主机第一段。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主机第一段设为并联的压力容器连接组成,并联的压力容器内装有反渗透膜,并联的压力容器侧端相互连通,相互连通的压力容器侧端设有一个共同出口。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主机第一段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均布管和第二均布管。
优选的,所述反渗透主机第二段设为线性分布的压力容器相互连接组成,压力容器的侧端相互连通并设有共同出口,出口端连通浓水回收装置。
优选的,所述浓水回收装置的左端连接有第二冲洗阀,浓水回收装置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冲洗阀,该第一冲洗阀连通浓水回收装置的入口,浓水回收装置的侧端设置有废水排水口,浓水回收装置的右端出水口与三通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对脱盐水的反复脱盐,使得脱盐率提高,原水箱的水会越来越好,产水电导率比传统反渗透好很多,产水硬度小于1ppm;
2.本发明通过设置浓水回收装置,使得浓水得到进一步的回收利用,因而系统回收率提高,根据原水的情况,回收率可达到90%左右;
3.设备占地少,投资低,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反渗透主机第一段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反渗透主机第二段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淄博格瑞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