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7425.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4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显暑;林秀秀;郑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中壹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经济开发区东方***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器 双向连接 电性连接 物联网信息 管理终端 监测模块 安全管理系统 连接端口模块 信息收集模块 存储器 认证模块 输入端 信息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储存信息 登录模块 电源模块 联网终端 调控 检测 | ||
1.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处理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1)电性连接有存储器(2),所述存储器(2)储存信息,所述处理器(1)电性连接有电源模块(3),所述处理器(1)双向连接有管理终端(4),所述管理终端(4)对所述处理器(1)进行调控,所述管理终端(4)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认证模块(5),所述认证模块(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有登录模块(6),所述处理器(1)双向连接有监测模块(7),所述监测模块(7)对信息进行检测,所述监测模块(7)双向连接有信息收集模块(8),所述信息收集模块(8)双向连接有连接端口模块(9),所述连接端口模块(9)双向连接有网联网终端(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2)设有多个,且所述存储器(2)为永久性存储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3)为电池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终端(4)为计算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认证模块(5)包括面部识别单元(51)和密码单元(52),所述面部识别单元(51)电性连接有摄像单元(511),所述摄像单元(511)为摄像机,摄像机通过对工作人员脸部的扫描,与电脑内存储的面部数据进行比对,匹配成功后,跳入登入界面,所述密码单元(52)为进入所述管理终端(4)的第二道保护程序,只有在面部识别成功和密码验证成功后,才可进入管理界面,有效的保护了数据的安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模块(7)包括分析单元(71)、病毒检测单元(72)、加密单元(73)和警报单元(74),所述分析单元(71)为分析系统,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在借助数据库内的信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比对、整合,删除错误信息和无效信息,精简数据的内容,避免占据较大的内存,所述病毒检测单元(72)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病毒检测,检测信息中是否存在病毒和恶意软件,确保存储信息的安全性,所述加密单元(73)是对检测完毕和分析完毕的信息进行加密处理,避免信息泄露造成损失,所述警报单元(74)与所述病毒检测单元(72)相互作用,在检测出信息中存在病毒时,所述警报单元(74)响应,发出警报提示音,提醒工作人员注意,避免点击含有病毒的信息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收集模块(8)包括预处理单元(81),所述预处理单元(81)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处理,所述预处理单元(81)电性连接有去重单元(811)和分类单元(812),所述去重单元(811)的作用是去除相同的信息,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受外界信号的干扰,采集的信息会出现重复性信息和错误的信息,所述去重单元(811)是删除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产生的重复性信息,所述分类单元(812)的作用是将采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类,便于之后对采集的信息进一步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口模块(9)为网络连接器,所述连接端口模块(9)上设有多个网络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相互独立,互不干扰。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管理终端通过连接终端向物联网发送连接信号,连接终端上设有多个网络连接端口,连接端口相互独立,互不干扰,连接端口与物联网相连均需要管理终端授权,每个连接端口发出的请求连接信息中均设有连接密钥,连接密钥均具有唯一性;
S2:物联网通过密钥配对与每个端口相连接,连接成功后,物联网向管理终端发送成功连接信息,提示成功连接;
S3:在连接成功后,管理终端向物联网上的数据库发出信息采集请求,在同意后,管理终端与物联网之间建立虚拟的数据传送通道,对数据库内的信息进行采集,采集结束后关闭数据传递通道;
S4:对采集的信息进行预处理,除去信息中存在的错误信息和重复信息;
S5:将发送来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类,与数据库内的数据进行对比,进一步删除一些无用的数据;
S6:将信息送至监测系统,管理终端人员通过对比,确认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复杂的信息进行简化,在对信息处理完毕后,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最后,将信息存入存储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中壹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中壹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4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