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全负荷精准脱硝要求的SCR喷氨调节优化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7878.4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颜刚;王浩;蔡峰;于红光;赵旺;阮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3/02 | 分类号: | G05B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谢振龙 |
地址: | 210034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负荷 精准 要求 scr 调节 优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负荷精准脱硝要求的SCR喷氨调节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锅炉烟气量、脱硝SCR入口NOx、脱硝SCR出口NOx参数的变化率为前馈信号,得出喷氨流量的基础值;以喷氨流量为调节量,消除以喷氨调节门开度为调节量带来的抗干扰;以SCR出口NOx的实时值为对象建立调节校正回路,调节喷氨量;消除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偏差;对喷氨流量测量故障或SCR催化剂活性下降提供判断依据;增加SCR系统标定和净烟气标定时的参数屏蔽与回路切除功能,以保持标定过程中调节回路的正常工作。该方法利用电站锅炉SCR系统原有测点,引入喷氨流量失准校正、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测量偏差校正等关键功能,加入了NOx表计标定过程中的自动判断和无扰切换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煤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全负荷精准脱硝要求的SCR喷氨调节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是针对NOx的一项处理工艺,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喷入还原剂氨或尿素,把尾气中的NOx还原成N2和H2O。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也广泛应用于化工锅炉废气处理,实现对废气的有效脱硝。
现有技术中的SCR技术存在以下问题:SCR后NOx与净烟气NOx数值偏差大、喷氨调节系统调节滞后、变工况或变煤质过程中NOx波动过大等问题,同时也不适应机组超低排放、全负荷脱硝、深度调峰等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负荷精准脱硝要求的SCR喷氨调节优化的方法,该方法利用电站锅炉SCR系统原有测点,以SCR出口NOx、净烟气NOx为被调量组成串级调节回路,以化学反应平衡为基础,以锅炉烟气量(锅炉燃料量+总风量)、脱硝SCR入口NOx、脱硝SCR出口NOx等参数的变化率为前馈量,引入喷氨流量失准校正、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测量偏差校正等关键功能,加入了NOx表计标定过程中的自动判断和无扰切换策略。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全负荷精准脱硝要求的SCR喷氨调节优化的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以锅炉烟气量、脱硝SCR入口NOx、脱硝SCR出口NOx参数的变化率为前馈信号,得出喷氨流量的基础值,适应变工况的调节要求;其中,锅炉烟气量为锅炉燃料量和总风量;
第二步,以喷氨流量为调节量,消除以喷氨调节门开度为调节量带来的抗干扰问题;
第三步,以烟囱净烟气NOx的小时均值为对象建立调节主回路,以适应环保指标考核要求;
第四步,以SCR出口NOx的实时值为对象建立调节校正回路,快速调节喷氨量,解决调节过程延时时间长的问题;
第五步,以不同负荷下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的测量时差为依据,计算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测量偏差的小时均值,修正SCR出口NOx的给定值,解决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偏差大的问题;
第六步,以净烟气NOx的设定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为对象建立性能修正回路,解决喷氨流量失准后的调节偏差问题,同时可对喷氨流量测量故障或SCR催化剂活性下降提供判断依据;增加SCR系统标定和净烟气标定时的参数屏蔽与回路切除功能,以保持标定过程中调节回路的正常工作。由于同一时刻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始终存在偏差,测量同一股烟气自SCR出口NOx测点到净烟气NOx测点所需要的时间,根据不同负荷测量出不同的时间,从而得出不同负荷下SCR出口NOx与净烟气NOx之间的测量时差,在利用不同的时间延时求和后除以延时时间计算出小时均值。
作为优选,以脱硝反应时NH3/NOx摩尔比近似等于1的原理为基础,根据锅炉燃料量、风量及SCR入口NOx参数,得出喷氨流量的基础值,喷氨流量的基础值由下式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南京金陵发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7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