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8451.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67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娟;杨志祥;王文钢;卢玉;张智;谢剑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汤在彦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油田 产出 计量 装置 使用方法 | ||
1.一种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包括,
计量罐,用于容置和计量产出液,所述计量罐的顶部能与井口密封连通,所述计量罐的底部能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所述计量罐内设置浮球;所述计量罐上连接设置能计量所述计量罐重量的称重结构;
压力平衡部,用于容置传输伴生气和维持计量压力平衡,所述压力平衡部的顶部能与所述计量罐的顶部密封连通,所述压力平衡部的底部能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
井口连通及联动控制部,用于密封连通井口和所述计量罐的顶部,还用于密封连通所述压力平衡部的顶部和所述计量罐的顶部;所述井口连通及联动控制部内设置切换单元,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端连接能密封所述计量罐的底部的液相凡尔球,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端连接能密封所述压力平衡部的底部的气相凡尔球,所述浮球能向上顶抵或向下拉动所述切换单元摆动,所述切换单元摆动切换所述液相凡尔球和所述气相凡尔球的闭启状态;
所述井口连通及联动控制部包括能密闭的过渡壳体,所述过渡壳体内设置封隔板,所述封隔板将所述过渡壳体的内腔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一端与井口密封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计量罐的顶部密封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压力平衡部的顶部密封连通;所述封隔板上穿设转换管支撑筒,所述转换管支撑筒能允许所述第一腔体内的伴生气流向所述第二腔体;所述转换管支撑筒内能摆动地穿设所述切换单元;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两端能密封的切换管,所述切换管穿设通过所述转换管支撑筒,所述切换管的中部铰接于所述转换管支撑筒内,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构成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一端,所述切换管的第二端构成所述切换单元的第二端;
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完成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组装,井口连通及联动控制部的第一腔体一端与井口密封连通,集输管线与后续的存储装置密封连通;切换管的第一端处于最低点,液相凡尔球密封计量罐的底部,浮球位于计量罐的底部,切换管的第二端处于最高点,气相凡尔球远离压力平衡部的底部,压力平衡部的底部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称重结构计量计量罐的初始重量;
步骤b、开始计量,产出液自井口通过第一腔体流向计量罐,产出液下降过程中分离出来的伴生气经第一腔体、转换管支撑筒和第二腔体流向压力平衡部;
步骤c、计量罐内产出液的液位升高,浮球升高顶抵驱动切换单元,切换单元瞬时摆动切换,切换管的第二端摆动至最低点,气相凡尔球密封压力平衡部的底部;称重结构计量计量罐含产出液的重量,一次计量结束;
步骤d、一次计量结束时,切换管的第一端摆动至最高点,液相凡尔球离开计量罐的底部,计量罐的底部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计量罐开始排液;
步骤e、计量罐内产出液的液位降低,浮球下降且拉动切换管的第一端下摆至最低点,液相凡尔球密封计量罐的底部,切换管的第二端摆至最高点,气相凡尔球远离压力平衡部的底部,伴生气排出至集输管线;
步骤f、计量罐排液结束,开始下一次计量流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内能滚动的设置切换钢球,所述切换钢球位于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时,所述液相凡尔球密封所述计量罐的底部,所述压力平衡部的底部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所述切换钢球位于所述切换管的第二端时,所述气相凡尔球密封所述压力平衡部的底部,所述计量罐的底部与集输管线密封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设置向下延伸的顶杆,所述顶杆能密封穿设通过所述计量罐的顶部,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通过浮球拉绳连接所述浮球,所述浮球能上升顶抵所述顶杆驱动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上摆,所述浮球还能下降拉动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下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油田单井产出液的计量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管的第一端通过液相凡尔球拉绳连接所述液相凡尔球,所述切换管的第二端通过气相凡尔球拉绳连接所述气相凡尔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45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新风机
- 下一篇: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出水井排水增产潜力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