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sPbBr3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8570.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38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毛乐宝;张修华;文为;何汉平;王升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G01N27/36;G01N27/327;G01N2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spbbr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感器由下至上包括依次层叠的工作电极、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层、疏水层和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层;其中:所述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层是将CsPbBr3/GO复合材料涂覆到预处理后的工作电极表面形成;所述CsPbBr3/GO复合材料采用如下方法制得,步骤如下:
(a)CsOA的制备:按配比将碳酸铯、1-十八烯和油酸混匀后在115~125℃条件下抽真空0.5~1h,然后在惰性氛围中将反应温度升至145~155℃形成光学透明溶液,继续恒温回流0.5~1h后将所得溶液冷却至室温,获得CsOA溶液;所述碳酸铯、1-十八烯和油酸的用量比为(5~15)mmol:(10~30)mL:(10~30)mL;所述CsOA溶液的浓度为0.1~1.0 M;
(b)CsPbBr3的制备:按配比将1-十八烯,油胺,油酸和溴化铅混匀后在115~125℃条件下抽真空0.5~1h;然后在惰性氛围中将温度升至175~185℃使溴化铅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溶液;再将步骤(a)制备的CsOA溶液注入到所述混合溶液中恒温反应3~10s;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洗涤、离心,获得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最后用有机溶剂将所述CsPbBr3钙钛矿量子点溶解配制成合适浓度的CsPbBr3溶液;其中:所述CsOA与溴化铅的摩尔比为1:2~5;所述1-十八烯、油胺、油酸的体积比为(3~5):1;所述溴化铅与1-十八烯的用量比为(1~3)mmol: 20 mL;所述CsPbBr3溶液浓度为5~15 mg/mL;
(c)CsPbBr3/GO的制备:在超声条件下,将氧化石墨烯缓慢加入到步骤(2)制备的CsPbBr3溶液中,均匀混合得到CsPbBr3/GO复合材料;其中:所述氧化石墨烯与CsPbBr3的质量比为1: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材料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将CsPbBr3/GO复合材料涂覆到预处理后的工作电极表面形成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光电转换层,干燥;然后将疏水层材料涂覆到所述光电转换层表面形成疏水层,干燥;再将含有AFB1毒素的分子印迹聚合液涂覆在所述疏水层表面,通过光聚合得到分子印迹聚合物膜,再利用有机溶剂洗脱模板分子,得到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印迹聚合液由AFB1模板分子、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交联剂和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组成。
5.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AFB1毒素分析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步骤如下:
(i)将所述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浸入到含AFB1的溶液中孵化15~25min;
(ii)孵化结束后,检测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电信号:将所述传感器放入含有抗坏血酸(AA)的溶液中进行电流-时间扫描,得到电流信号变化情况。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CsPbBr3/GO同型异质结构的分子印迹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ii)所述的抗坏血酸浓度为25~35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5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