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8596.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3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李伟;卞加前;虞浩;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路易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53/02;C08L9/06;C08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3 江苏省南京市江北新区万寿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乳化沥青 固含量 稳定剂 制备 蒸馏水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十二烷基氯化铵 改性乳化沥青 阳离子乳化剂 蒸发残留物 纤维素 道路建设 复合改性 混合物 配比为 乳化剂 软化点 针入度 质量份 沥青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固含量的改性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固含量大于67%,属于乳化沥青技术领域。该乳化沥青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如下原料:SBS和SBR复合改性的50号沥青67‑75份,阳离子乳化剂1~2份,蒸馏水25~33份,稳定剂0.03~0.3份,其中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氯化铵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其配比为7.5:2.5,所述稳定剂为纤维素。本发明得到的乳化沥青固含量至少为67%,25℃条件下蒸发残留物针入度为35~90(0.1mm),软化点为65~75℃,粘度适中,稳定性优异,应用于道路建设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乳化沥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乳化沥青因其施工方便、环保等优点,受到道路工作者的关注,对乳化沥青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乳化沥青是沥青、水、乳化剂、稳定剂等经过机械搅拌和化学稳定的方法(乳化)而生成水包油或者油包水的液态沥青。目前,国内乳化沥青的固含量为45%~63%,而且一般乳化的沥青为70#沥青,改性乳化沥青,这种固含量较低的普通乳化沥青存在破乳速度慢、破乳后沥青性能差等劣势,导致施工阶段破乳养生时间长,性能较差,因此不适合在路面养护中使用。
提高乳化沥青的固含量,使用改性沥青乳化可以有效的客服上述的缺陷。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制备方法,该改性乳化沥青粘度适中,稳定性好,用于道路养护工程性能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如下原料:SBS和SBR复合改性的50号沥青67-75份,阳离子乳化剂1~2份,水22 24份,蒸馏水25~33份,稳定剂0.03~0.3份。
进一步,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氯化铵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混合物,其配比为7.5:2.5。
进一步,所述稳定剂为纤维素。
进一步,该乳化沥青还包括3~7份蜂胶。
以上所述的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将50号沥青加热到160℃~180℃ ,再加入线型SBS和SBR粉末改性剂,掺入的质量为50号沥青的5%,充分搅拌,然后置于剪切机上剪切,先以2000~3000r/min的速度剪切5~15min ,再以4500~5000r/min 的速度剪切50~90min ,得SBR和SBS复合改性沥青:
(2) 将乳化剂倒入20℃~30℃的蒸馆水中,搅拌均匀,加入适量盐酸调节 pH值,使其达到1.5~2.5 ,再加入稳定剂充分搅拌,控制溶液温度在50℃~60℃;
(3) 将步骤(1)得到的SBS和SBR复合改性沥青温度调至160℃~180℃,按比例缓缓注入步骤 (2)得到的溶液中,注入时并不断搅拌,以免乳化沥青冒泡溢出,注入结束后将混合物置于乳化机上乳化,乳化机转速2500~3000r/min ,乳化时间2.5min ,即得所述一种固含量高于70%的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得到的乳化沥青固含量高达 67%-75%,有效地克服了破乳速度慢、破乳后沥青养生时间长、沥青性能差等缺陷,其残留物在25℃条件下,针入度为35~90 (0.1mm),软化点为65℃~75℃,各项指标均满足交通运输行业标准,用于道路建设质量好。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路易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路易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