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毛细芯、回路热管、电子设备、多孔体及毛细芯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8607.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9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远藤刚史;田中贵司;茂木晓彦;平井淳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H05K7/20 |
代理公司: | 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艳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气泡 工作流体 回路热管 多孔体 毛细芯 相向 冷却机构 冷却性能 冷凝部 连通孔 受热部 蒸发部 蒸发器 细孔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冷却机构的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的毛细芯。回路热管(1)包括有使工作流体从液相向气相进行相变的蒸发器(2)(受热部7)和使工作流体从气相向液相进行相变的冷凝部(3)。用于该回路热管(1)并被设置在蒸发部(2)内部的毛细芯(6)由多孔体构成。然后,在切断所述多孔体时得到的截面中存在的气泡的大小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并存在有球状的气泡相互部分重叠而形成的复合气泡。另外,所述复合气泡之中存在最多的是细孔孔径在5μm以上10μm以下的气泡,并且气泡和气泡之间具有5μm以下的连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毛细芯、回路热管、冷却装置、电子设备、多孔体制造方法及毛细芯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用于回路热管等冷却机构并由设置在蒸发器内部的多孔体构成的毛细芯(wick),该冷却机构包括有使工作流体从液相向气相进行相变的蒸发器和使工作流体从气相向液相进行相变的冷凝器。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将下述毛细芯设置到回路热管的蒸发器(蒸发部)的内部。
该毛细芯设置在蒸发器的内部,是由多孔橡胶构成的一端侧被封闭的圆柱状中空部件,并在与蒸发器框体相接的外周面圆周方向为正交的方向上,形成有输送相变为气相的工作流体的多个的凹槽。具体来说,是将比蒸发器框体中的圆柱形内部空间的内径更大的毛细芯压入到蒸发器的框体内。
另外,构成该毛细芯的多孔橡胶的多孔气泡结构的各种规格参数(规格、制造时的条件)优选的是平均空孔直径在50μm以下、空孔率在20%以上80%以下、连泡率在25%以上100%以下。
然后,通过这些结构,能够容易地确保毛细芯相对于蒸发器的框体内表面的密接性和抑制毛细芯的外周面附近等局部的空孔的压溃,并能够得到良好的冷却性能。
但是,近年来,在电子设备等所使用的冷却机构中,对冷却性能的进一步提高的要求在以前就增加了。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094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56994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1-1909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在包括使工作流体从液相朝气相相变的蒸发器和使工作流体从气相朝液相相变的冷凝器的冷却机构中使用并被设置在所述蒸发器内部的多孔体来构成的毛细芯,其特征在于:在切断所述多孔体时得到的截面中存在的气泡的大小为0.1μm以上50μm以下的范围,并存在有球状的气泡相互部分重叠而形成的复合气泡,所述复合气泡之中存在最多的是细孔孔径在5μm以上10μm以下的气泡,并且气泡和气泡之间具有5μm以下的连通孔。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冷却机构的冷却性能进一步提高的毛细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一个回路热管例的概要说明图。
图2所示是以图1中虚线所示a-a截面来切断时的假想的截面图。
图3所示是以往一般的回路热管的概要说明图。
图4所示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电子设备所包括的另一个回路热管例的概要说明图。
图5所示是在冷却性能试验中使用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试样的各规格参数及试验结果的说明图。
图6所示是用激光显微镜来观察实施例1的毛细芯试样的气泡状态的图。
图7所示是用扫描型电子显微镜进一步放大实施例1的毛细芯的试样来观察气泡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8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源分布多样的吹胀式铝均温板
- 下一篇:一种无注水口均热板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