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9277.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79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聂冰冰;杨赛超;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王程 |
地址: | 10008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员 道路 交通事故 损伤 预测 方法 | ||
1.一种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选取乘员致伤影响参数,生成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所述乘员致伤影响参数包括碰撞车速、乘员身高、乘员体重、座椅位置、椅背倾角以及安全带限力;
S2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对基准车辆碰撞曲线进行曲线缩放,以获得算例碰撞曲线;
S3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乘员身高值、乘员体重值、座椅位置值以及椅背倾角值对基准的人体有限元模型进行调整,以获得算例乘员模型;
S40,提供基准台车模型,并根据所述基准台车模型获得算例台车模型;
S50,将所述算例乘员模型放入所述算例台车模型中,并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安全带限力值,获得所述算例乘员模型和所述算例台车模型之间的约束力,进而获得参数化的车辆-乘员-约束碰撞模型;
S60,根据所述算例碰撞曲线,对所述车辆-乘员-约束系统模型进行碰撞仿真,获得损伤参数,并根据人体伤害准则输出损伤结果;
所述S3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乘员身高值、乘员体重值、座椅位置值以及椅背倾角值对基准的人体有限元模型进行调整,以获得算例乘员模型的步骤包括:
S320,根据身体部位的尺寸参数、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座椅位置值以及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椅背倾角值,将所述基准的人体有限元模型调整至目标身材姿态,以获得第一乘员模型;
S321,选取所述第一乘员模型中的部分网格,作为特征点;
S322,基于所述特征点,对所述第一乘员模型中不同的身体部位分别进行网格修复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对基准车辆碰撞曲线进行曲线缩放,以获得算例碰撞曲线的步骤包括:
S210,选取第一数据库中碰撞速度大于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的碰撞曲线,作为基准车辆碰撞曲线,并记录下所述基准车辆碰撞曲线的当前碰撞速度;
S220,根据所述基准车辆碰撞曲线,绘制当前碰撞速度下的能量密度-位移曲线和加速度-位移曲线;
S230,根据所述当前碰撞速度下的能量密度-位移曲线,获得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车辆的最大位移;
S24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车辆的最大位移和所述当前碰撞速度下的加速度-位移曲线,获得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的加速度-位移曲线;
S250,根据运动学关系,将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的加速度-位移曲线转化为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的速度-时间曲线,所述算例碰撞曲线为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碰撞车速值下的速度-时间曲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0,根据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乘员身高值、乘员体重值、座椅位置值以及椅背倾角值对基准的人体有限元模型进行调整,以获得算例乘员模型的具体步骤还包括:
S310,基于人体测量学数据库,将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乘员身高值和乘员体重值转化为所述身体部位的尺寸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乘员道路交通事故损伤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20,根据所述身体部位的尺寸参数、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座椅位置值以及所述乘员致伤影响仿真矩阵中的椅背倾角值,将基准的人体有限元模型调整至目标身材姿态,以获得第一乘员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S323,对完成网格修复工作的每个身体部位进行模型拼装,以获得算例乘员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27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