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态氯化盐冷却的类似蜂窝煤型燃料组件及采用该组件的堆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9286.6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91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曹良志;周生诚;吴宏春;祖铁军;雷驰;张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3/04 | 分类号: | G21C3/04;G21C3/20;G21C15/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何会侠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氯化 冷却 类似 蜂窝煤 燃料 组件 采用 | ||
1.一种液态氯化盐冷却的小型反应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堆芯布置了内区燃料组件(12)、外区燃料组件(13)、控制组件(10)、安全组件(11)、反射层组件(14)以及屏蔽层组件(15);所述内区燃料组件(12)和外区燃料组件(13)采用液态氯化盐冷却的类似蜂窝煤型燃料组件,内区燃料组件(12)采用富集度16.0%的U3Si2作为燃料、外区燃料组件(13)采用富集度19.75%的U3Si2作为燃料,通过分区布置展平堆芯径向功率分布;所述堆芯按三角形栅格布置各类组件,堆芯中心第1圈至第4圈共布置31个内区燃料组件(12);第3圈对称、均匀相间布置3个控制组件(10)和3个安全组件(11);第5圈至第7圈布置54个外区燃料组件(13);第5圈对称、均匀相间布置12个控制组件(10);第7圈至第8圈布置42个反射层组件(14);第8圈至第9圈布置48个屏蔽层组件(15);所述堆芯内放置的各种组件之间留有堆芯冷却剂间隙,所述堆芯冷却剂采用液态NaCl-KCl-MgCl2三相氯化盐混合物;
液态氯化盐冷却的类似蜂窝煤型燃料组件包括燃料组件盒(8),燃料组件盒(8)内上下贯通并横向连通的、呈三角形栅格排布的燃料冷却剂通道管束(9)及内部的燃料冷却剂(5),燃料冷却剂通道管束(9)通过在其上开通孔使得燃料冷却剂(5)横向连通;燃料组件盒(8)内、燃料冷却剂通道管(9)外侧的部分由底部到顶部包括:燃料下封头(7)、燃料下反射层(6)、燃料区(4)、燃料组件气腔(3)、燃料上反射层(2)和燃料上封头(1);所述燃料冷却剂(5)采用液态NaCl-KCl-MgCl2三相氯化盐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氯化盐冷却的小型反应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冷却剂通道管束(9)的数目为37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氯化盐冷却的小型反应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区(4)采用富集度为19.75%或16.0%的U3Si2作为燃料;所述燃料上反射层(2)和燃料下反射层(6)的材料采用钛;所述燃料上封头(1)、燃料下封头(7)、燃料组件盒(8)和燃料冷却剂通道管束(9)的材料采用哈氏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态氯化盐冷却的小型反应堆堆芯,其特征在于:反射层组件(14)采用类似蜂窝煤型的结构,由反射层组件盒(16-1)、上下贯通的反射层冷却剂管道(19-1)及内部的反射层冷却剂(18-1)、钛反射体(17-1)、反射层上封头(20-1)和反射层下封头(21-1)构成,钛反射体(17-1)填充于反射层冷却剂管道外、反射层组件盒(16-1)内的空间内,反射层上封头(20-1)和反射层下封头(21-1)分别设置在钛反射体(17-1)顶部和底部;屏蔽层组件(15)采用与反射层组件(14)相同的结构,由屏蔽层组件盒(16-2)、上下贯通的屏蔽层冷却剂管道(19-2)及内部的屏蔽层冷却剂(18-2)、含天然富集度10B的B4C屏蔽体(17-2)、屏蔽层上封头(20-2)和屏蔽层下封头(21-2)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液态氯化盐冷却的小型反应堆堆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冷却剂管道(19-1)和屏蔽层冷却剂管道(19-2)的数目为19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2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5G互联网医疗诊断平台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核动力船舶安全壳排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