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9677.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珹;张晓栋;张学武;李甜甜;聂晶鑫;田升平;李飞;王玉环;宫衍圣;金光;郑刚;李晋;刘刚;隋延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滑道 监测模块 轨道交通监测 供电装置 滑动底座 接触网 隧道 路基 标准化数据格式 城市轨道交通 单线隧道 轨道交通 轨旁设备 监测数据 监测系统 数据分析 双线隧道 统一存储 新型轨道 监测组 高速铁路 监测 桥梁 挖掘 移动 轨道 铁路 交通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滑道和供电装置,监测模块固定到滑动底座上,滑动底座在滑道上由供电装置提供动力移动;每个监测模块具备一种或多种功能,各监测模块相互独立,通过组合形成监测组列;滑道在双线隧道内安装于隧道两侧;滑道在单线隧道内安装于隧道一侧;滑道在路基和桥梁区段安装在接触网基础上或支柱上。本监测系统适用于各种轨道交通多专业的监测领域,包括高速铁路、普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新型轨道交通等,可对接触网、路基、隧道、桥梁、轨道、轨旁设备等进行监测,监测数据统一存储,具备标准化数据格式,便于后期数据分析挖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化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促进了铁路运输格局的转变,铁路运输车辆等主要装备发生了质的飞越,对电气化铁路运营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轨道交通领域中接触网专业为例,接触网系统是电气化铁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将牵引网中的电能输送给电力机车的关键工作。受电弓和接触网装置之间存在复杂的力学、电气交互影响,列车长期运行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不可避免地使接触网支持装置出现故障,例如腕臂连接件的紧固件出现松脱或更严重的脱落状态,严重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接触网在户外环境中风吹日晒,易于破损,异物悬挂现象时有发生;高海拔地区和长达隧道内接触网运营维护不便,日常巡检工作量大,需要智能化、信息化的运营管理,提高接触网系统安全水平。
目前以接触网检测监测系统(6C系统)为主的检测监测手段正在逐步完善,包括:
1、高速弓网综合检测装置C1
安装在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的固定检测设备,主要用于检测弓网受流量
2、接触网安全巡检装置C2。
安装在运营的动车组、电力机车或其他轨道车司机室内,主要用于巡视接触网整体运行状态。
3、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C3
安装于接触网检测车、作业车或其他专用轨道车辆上,主要用于接触网动态非接触检测。
4、接触网悬挂状态检测监测装置C4
安装于接触网检测车、作业车或其他专用轨道车辆上,主要用于接触网零部件高分辨率成像。
5、受电弓滑板状态监测装置C5
安装在电气化铁路的局界、车站、咽喉区、电力牵引列车出入库区域等处,主要用于监测受电弓滑板的技术状态。
6、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装置C6
安装在接触网特定位置及变电所等处,主要用于监测接触网及变电所主要状态参数。
其中,C5和C6为固定位置监测装置,C1、C2、C3和C4均需要依靠运行列车、接触网检测车、作业车等专用轨道车辆,整个监测系统灵活程度较低,不能实现随时监测和随地重点监测,且设备投入成本较高,监测系统为本地数据存储和处理,不具备数据实时上传功能。轨道交通其它专业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各监测系统均为独立系统,监测对象和内容相互独立没有实现数据统一管理,不便于监测数据统一整合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可方便灵活的对轨道交通系统中各部分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固定地点重点监测,包括:接触网、路基、隧道、桥梁、轨道、轨旁设备等,并提供实时的图像、视频、音频等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具有标准化、统一化、全面化的特点,具备统一管理和深入挖掘的条件。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轨道交通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测系统包括监测模块、滑动底座、滑道和供电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6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