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色纺效果面料的设计方法与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9687.1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瞿建新;陈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D03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色纺 效果 面料 设计 方法 生产工艺 | ||
1.一种仿色纺效果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面料设计如下:
(1)包覆纱的设计:仿色纺效果的面料中,需要一种特制的包覆纱;利用空气包覆纱的形成机理,生产一种新型的空气包覆纱,用于织制仿色纺效果的面料;这种包覆纱是由紫色的锦纶长丝和白色的锦纶长丝,通过空气交络,形成的空气包覆纱,这种包覆纱的成分只有一种,颜色有两种;将同一种长丝纤维,不同颜色进行包覆,形成一种似花式纱线,又似色纺纱线,又似单染纱线的新型复合纱线,用来替代色纺纱,生产仿色纺效果的面料;
用于仿色纺效果的包覆纱,不要加捻;未经加捻的包覆纱,两种不同颜色的长丝中,都各有几十根单纤维,蓬松而柔软,这些单根纤维,交替随机出现在纱线的任何部位,有些纤维会翻转,一会儿出现在纱线的表层,一会儿出现在纱线的里层,出现在纱线表层的纤维,还可能出现在面料的正面,也可能出现在面料的反面;而另外一些纤维,没有翻转,一直出现在纱线的表层或里层,这就导致这种特别的包覆纱,在面料表面呈现的颜色有不确定性,面料的表面色彩,产生了若有若无的朦胧效果,这种效果与色纺纱的效果有点类似,因此可以用来仿制色纺纱的效果;
(2)面料的防紫外性能:该款面料中抗紫外线锦纶长丝的用量为24.8%,紫外线的屏蔽率在97%;
(3)面料的舒适性:面料中使用棉纤维、粘胶纤维,提高面料舒适性的要求;使用锦纶纤维,提高面料的保形性、耐磨性;面料中的棉纤维占45.1%,粘胶纤维占30.1%,锦纶纤维占24.8%,面料的公定回潮率达到了8.7%;
(4)合理地使用纱线,提高可织造性:
由于锦纶长丝没有经过加捻,因此耐磨性能比较差,不能直接用作为经纱;
空气包覆纱经过上浆后,可提高包覆纱的可织造性能,但是使用空气包覆纱用作经纱,还有三个副作用:一是锦纶长丝上浆时需要使用PVA浆料,影响面料的环保性,二是锦纶长丝上浆时,包覆纱的空气被压缩,面料的蓬松性能会受到影响,从而会影响织物的手感和透气透湿性能;三是上浆时锦纶长丝经过拉伸,纤维伸直,紫/白两色纤维交替出现的概率会减少,从而影响面料的色纺效果;因此,包覆纱不宜用作为经纱;
经纱使用精梳棉/粘胶混纺纱,纱支为14.6tex,颜色为加白,混纺比为棉60%,粘胶40%;N70D紫/白两色锦纶包覆纱,用作纬纱;
(5)面料的色彩:经纱选用白色纱线,纬纱选用紫/白两色包覆纱,织物的组织为平纹,织制后的面料呈现雪青色,织制出具有色纺纱效果的梦幻面料;
(6)由紫色的锦纶长丝和白色的锦纶长丝,利用空气交络的方式固结在一起,形成空气包覆纱,固结点为110~130个点/米;
所述的仿色纺效果面料的生产工艺还包括如下步骤:
(1)络筒:使用NO.21络筒机倒筒,经纱为棉粘混纺纱,以中等络筒速度,络筒速度设定为1100m/min,络筒张力为3档;
(2)整经:使用CGGA114B型分批整经机,总经根数为6264根,整经速度为650m/min,整成9只经轴,整经配轴为:696*9,整经时集体换筒,不进行附加张力设置;
(3)浆纱:选用S432祖克浆纱机上浆;浆料配方:变性淀粉70%,丙烯酸类浆料30%;浆纱速度为50m/min:选用偏低的浆纱速度,以减小分绞阻力,防止分绞断头;上浆率为13%,浆纱回潮率控制在9%-9.5%之间;
(4)穿综:
穿综顺序为2,3,4,1,每筘2入;
(5)织造:
选用凸轮开口的喷气织机织制,机型为GA708型,织机转速为620r/min,织造工艺如下:
早开口,开口时间为295°,早开口工艺,利于将纬纱打紧;
高后梁,后梁高度为+1刻度,后梁高,上层经纱张力小,下层经纱张力大,打纬时纬纱反弹力小,利于打紧纬纱;
大张力:织物经密比较大,经纬纱的交织次数比较多,为利于梭口清晰,需要使用较大的上机张力,本织物生产时上机张力设定为160kg;
储纬器,使用两只储纬器轮流供纬,可以避免一只储纬器供纬时,由于储纱鼓上的纱线用完,来不及补充,引起纬向停车,也能防止一只储纬器频繁启动,引起储纬器电机发热,导致损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色纺效果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成品规格如下:成品幅宽147cm,成品经密429根/10cm,成品纬密276根/10cm,每平方米克重为108.3g/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色纺效果面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坯布幅宽146 cm,坯布经密429根/10cm,坯布纬密244根/10cm,每平方米克重103.3g/m2;整理幅缩率为0,整理长缩率为11.4%;经织缩10%,纬织缩6.4%,筘号201齿/10cm,上机筘幅156cm;经纱根数为6264根,其中边纱96根,每边各48根,织物组织为四页综平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6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毛圈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芯吸加筋土工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