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榆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09801.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1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雅;李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739 | 分类号: | A61K36/739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榆 炒制 灭菌作用 卫生清洁 药用效果 有效减少 炭化 干净度 保质期 烘干 淋洗 霉变 生产 申请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榆的生产方法,包括净制、炒制、包装等,本申请通过二次炒制,前低温炒,再高温炒,有效减少了地榆炭化,减少地榆的损失,同时,增加了炒制淋洗步骤,保障了干净度,卫生清洁,减少霉变,烘干温度80‑90℃,也能起到灭菌作用,能延长保质期,保证了地榆的药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的炮制,具体是一种地榆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榆是蔷薇科地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纺锤形粗壮跟,短柄小叶,紫红色花瓣,果实包藏萼筒内。别名“黄爪香”、“玉札”、“玉豉”或“酸赭”等。分布在亚洲北温带、广布于欧洲以及中国,生长于海拔30米至3000米的地区,常生于灌丛中、山坡草地、草原、草甸及疏林下,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地榆也是中草药。性寒,味苦酸,无毒;归肝、肺、肾和大肠经。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培清养阴,消肿敛疮等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榆的生产方法,提供一种规范的炒制地榆工艺,保证药用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过程:
(1)、原药材地榆应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后,才能进入净制工序,净制工序要求清洁卫生,并有除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2)、取原药材地榆,除去杂质;杂质含量不得过3%;
(3)、净制后地榆进行炒制,炒制温度:150-180℃,5-8分钟;260-300℃,8-10分钟,不断滚动翻炒,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棕褐色时取出,放凉,筛去碎末;
(4)、将炒制的地榆淋洗干净,烘干:80-90℃,2-4小时;
(5)、包装验收入库。
所述的地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制温度:150-160℃,5-8分钟;280-300℃,8-10分钟。
所述的地榆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炒制的地榆淋洗干净,烘干:80-90℃,3-4小时。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一种规范可控制的地榆炒制方法,本申请通过二次炒制,前低温炒,再高温炒,有效减少了地榆炭化,减少地榆的损失,同时,增加了炒制淋洗步骤,保障了干净度,卫生清洁,减少霉变,烘干温度80-90℃,也能起到灭菌作用,能延长保质期,保证了地榆的药用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地榆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1、原药材(地榆)称量和预处理
从合法定点供货单位购进原药材(地榆),原药材须检验合格由质量部门签字盖章后,原料库管员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在现场QA的监控下,办理原药材出库手续。进入生产操作过程。
称量用的衡器(磅砰)应定期校验,做好校验记录,并在已校验的衡器上(磅砰)贴上校验合格证,称量衡器使用前应由操作人员(原料仓管员)进行校正。
原药材(地榆)应经缓冲处理区脱去外包装或经适当清洁处理(预处理)后,才能进入净制工序,净制工序要求清洁卫生,并有除尘和防止交叉污染措施。
2、净制工序:
净制岗位职工严格按照净制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在现场QA监督下,逐项核对原药材是否与生产指令一致,检查无误后取原药材地榆,除去杂质。杂质含量不得过3%。
把净制合格的地榆放入周转箱,净制岗位职工在净制岗位操作记录上填写有关项目,班长和QA签字确认。经现场QA检查合格后,转入炒制工序或中转站(未经现场QA检查合格,不准进入炒制工序)。
净制岗位职工清理拣选台和作业场地,清场合格后QA填写清场合格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亳州普润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8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