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封装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09963.4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11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卫国;邓堃;张军;陈文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H04W4/40;H04W12/02;H04L29/06;H04L29/08;H04L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贾允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封装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道路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数据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基于道路使用者的基础属性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封装包的头文件数据;获取所述道路使用者的行驶数据,将所述行驶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封装包的集成数据;获取所述道路使用者的预定义数据,将所述预定义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数据封装包的预留数据;对所述头文件数据、所述集成数据以及所述预留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目标数据封装包。本发明封装了更丰富的数据信息、采用了更复杂的数据结构、考虑了更加具有扩展性的数据封装方式、加入了更具安全性的冗余数据和加密机制,提供了一种数据新型封装方法的同时保障了封装数据的信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封装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销量年年攀升,汽车电子市场也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期,但是,汽车保有量增加的速度远远高于道路等交通基础设置建设的速度,给道路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环境污染严重等正困扰着城市。如何通过信息技术,对车辆和交通现状进行监督,尤其是全国重点营运车辆的监督,已经成为交通行业研究的热点。
目前,通过建立营运车辆联网控制系统,通过将车路协同系统中的数据封装后实现数据共享、转发,通过统一的协议、统一的规范、统一的标准实现统一的管理,解决数据单独传输时造成数据传输占用大量带宽、传输速度慢等的问题。现有的典型车联网无线通讯协议主要封装了车辆的总线信息、定位信息、道路信息等,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可以开发辅助驾驶为主的应用场景,例如:前向碰撞预警、交叉路口碰撞预警、左转辅助、盲区预警、变道辅助、逆向超车预警、紧急制动预警、异常车辆提醒等。然而这些数据信息无法满足车辆自动驾驶(包含辅助驾驶、高度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等各级别)、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新应用需求。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前述自动驾驶、智能网联、车路协同等新应用需求的无线通讯数据封装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封装方法及装置,具体的,一方面,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数据封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道路使用者的基础属性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封装包的头文件数据;
获取所述道路使用者的行驶数据,将所述行驶数据作为目标数据封装包的集成数据;
获取所述道路使用者的预定义数据,将所述预定义数据作为所述目标数据封装包的预留数据;
对所述头文件数据、所述集成数据以及所述预留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目标数据封装包。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头文件数据、所述集成数据以及所述预留数据生成校验信息。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道路使用者的基础属性数据至少包括:
身份数据、密钥数据和车路协同数据;
所述基于所述基础属性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封装包的头文件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道路使用者的身份数据,所述道路使用者的身份数据包括本地身份数据和目标身份数据;
生成所述道路使用者的密钥数据,所述密钥数据包括公开密钥和私人密钥;
采集所述道路使用者在车路协同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数据,所述车路协同数据至少包括所述道路使用者的通讯状态数据以及车路协同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身份数据、所述密钥数据以及所述车路协同数据生成目标数据封装包的头文件数据。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所述道路使用者的行驶数据信息至少包括:
导航数据、位置数据和路径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099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医疗多参数监护仪
- 下一篇:一种信息监管方法及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