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电纺丝锂电池隔膜材料以及5号、7号可充电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0573.9 | 申请日: | 201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94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渊君;董启妍;熊文争;刘爽;胡家漓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固锂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403 | 分类号: | H01M50/403;H01M50/431;H01M50/443;H01M50/44;H01M50/446;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王志新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纺丝 锂电池 隔膜 材料 以及 充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电纺丝锂电池隔膜材料,其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分别将第一原料和第二原料进行真空熔炼得到第一铝合金锭、第二铝合金锭;将第一铝合金锭、第二铝合金锭、金属铝熔化;分别利用气流喷射从坩埚出口处流出的第一铝合金液,得到第一铝合金粉,从坩埚出口处流出的第二铝合金液,得到第二铝合金粉,从坩埚出口处流出的金属铝液,得到金属铝粉;分别对第一铝合金粉、第二铝合金粉、金属铝粉进行热处理;将聚酰亚胺粒料以及PMMA粒料溶于DMF中,得到混合液;分别将经过热处理的第一铝合金粉、第二铝合金粉、金属铝粉溶于混合液,得到第一纺丝液、第二纺丝液、第三纺丝液;以及利用同轴静电纺丝法形成静电纺丝锂电池隔膜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静电纺丝锂电池隔膜材料以及5号、7号可充电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系电池分为锂电池和锂离子电池。“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1912年锂金属电池最早由Gilbert N.Lewis提出并研究。20世纪70年代时,M.S.Whittingham提出并开始研究锂离子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在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现有技术CN107611318B公开了一种硅藻土涂覆无纺布锂离子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隔膜材料领域。该方法利用硅藻土多孔特征在无纺布基膜表面构造出均匀的大孔结构,提高隔膜的孔隙率,促进隔膜对电解液的亲和性和持液性,提高锂离子电池大电流充放电过程中的循环稳定性。本发明硅藻土涂覆无纺布隔膜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硅藻土与粘结剂、溶剂、改性剂、消泡剂混合制浆(涂覆浆体)和涂覆浆体在无纺布两面均匀涂覆两个步骤。
现有技术CN106229448B公开了一种锂电池隔膜纸及其制备方法。原料组成及各组分质量比例如下:涤纶纤维0%-95%,聚丙烯纤维0%-95%,聚乙烯醇纤维5%-30%。本发明由涤纶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构成的锂电池隔膜纸的制备过程如下:(1)纤维原料的筛选(2)纤维原料的称取(3)纤维原料的疏解及打浆(4)浆料的稀释(5)纸页的成型、干燥、热压,制成锂电池隔膜纸。
现有技术CN106229446B公开了一种锂电池多元复合隔膜的一体成型制备方法及隔膜材料,将纳米纤维主材加入有机溶剂中,加热、搅拌,使纳米纤维主材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均匀,得到纳米纤维主材-有机溶剂饱和溶液;另取有机溶剂,将无机纳米粉体颗粒加入其中并搅拌,得到无机纳米粉体颗粒-有机溶剂浆料;将无机纳米粉体颗粒有机溶剂浆料加入到纳米纤维主材-有机溶剂饱和溶液中,混合搅拌均匀后得到静电纺丝浆料;将静电纺丝浆料在多头静电纺丝设备上进行纺丝,得到由复合纳米纤维组成的复合纤维膜;在纺丝过程中,将液态的有机聚合物涂覆包裹于复合纤维膜之外,得到多元复合隔膜半成品;将多元复合隔膜半成品进行拉伸、冷却、收卷,得到多元复合隔膜成品。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纺丝锂电池隔膜材料以及5号、7号可充电锂电池,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固锂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固锂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5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隔膜、动力电池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隔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