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0604.0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85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田迅;陈川;侯彦硕;孙文彬;石敬贤;兰茜;王静泓;乔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E21D9/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陈仁平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井 热压 隧道通风系统 出渣通道 工作区域 通行区域 长隧道 高海拔 连通 隧道主体 自然通风 隧道 外部机械设备 交通 斜井 工程投资 区域连通 竖井结构 隧道施工 通风风量 通风领域 大风量 有效地 上端 下端 与非 室外 节约 | ||
1.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主体和通风井(5),所述通风井(5)为竖井结构或斜井结构,所述隧道主体包括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工作区域(19)和非人员通行区域(20);所述工作区域(19)位于掌子面(11)附近;所述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与工作区域(19)连通;所述非人员通行区域(20)与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连通;所述通风井(5)的下端与非人员通行区域(20)连通,通风井(5)的上端与室外连通;由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非人员通行区域(20)和通风井(5)依次连通后形成通风流道;在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未设置保温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人员通行区域(20)与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内靠近掌子面(11)的位置处连通;所述通风井(5)的下端与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远离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的位置处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交通及出渣通道区域(18)设置混凝土衬砌及保温结构;当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对应的隧洞岩壁强度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在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未设置混凝土衬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隧道主体内还设置有蒸发式冷凝空调(8),所述蒸发式冷凝空调(8)包括相连的室内机(12)和室外机(13),所述室内机(12)设置于工作区域(19)内,所述室外机(13)设置于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通风井(5)的出口处设置有增压风机(9)。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每个工作区域(19)对应的设置有一套机械式排风机构(10),所述机械式排风机构(10)包括引流风机(14)和送风管道(15),所述送风管道(15)的进风端口设置于工作区域(19)内并靠近相应的掌子面(11)附近,送风管道(15)的出风端口设置于非人员通行区域(20)内,所述引流风机(14)安装于送风管道(15)内。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海拔高地温长隧道的热压式隧道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为钻爆法施工所对应的隧道结构,所述隧道主体包括第一主隧道(1)、第二主隧道(2)、平行导洞(3)、联系洞(4)和支洞(7),其中第一主隧道(1)、第二主隧道(2)和平行导洞(3)彼此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平行导洞(3)位于第一主隧道(1)和第二主隧道(2)之间,在第一主隧道(1)与平行导洞(3)之间间隔设置有联系洞(4),在第二主隧道(2)与平行导洞(3)之间间隔设置有联系洞(4);第一主隧道(1)的中部与支洞(7)的一端连通,支洞(7)的另一端与室外连通;所述通风井(5)的下端与第二主隧道(2)的中部连通;第一主隧道(1)与平行导洞(3)之间设置的各联系洞(4)中仅保留最靠近第一主隧道(1)两端掌子面(11)的相应联系洞(4)导通,其余联系洞(4)封闭;第二主隧道(2)与平行导洞(3)之间设置的各联系洞(4)中仅保留最靠近第二主隧道(2)两端掌子面(11)的相应联系洞(4)和中部最靠近通风井(5)的相应联系洞(4)导通,其余联系洞(4)封闭;所述通风井(5)的高度不低于隧道主体在相应施工分段中的平行导洞(3)与支洞(7)长度之和的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06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