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样方调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1054.4 | 申请日: | 2019-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08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6 |
发明(设计)人: | 单虎;卞陆杰;王新;秦志华;崔心源;张旭光;周雨涵;张泽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G01B5/00;G01B5/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样方调查装置 测量件 中央环 钩扣 测量单元 连接孔 连接扣 对称安装 过程误差 携带方便 两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样方调查装置,包括若干个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中央环和测量件,所述测量件为两组,对称安装在中央环的左右侧;所述测量件包括样方绳、钩扣I和连接扣,所述样方绳的一端与中央环相连,所述样方绳的另一端与钩扣相连;所述样方绳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扣位于钩扣和连接孔中间且固定安装在样方绳上。本发明的样方调查装置不仅携带方便,而且拉样过程误差小,能够DIY成需要的样方尺寸,拉样过程一个人即可完成,节省了大量人力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样方调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样方调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特别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生态学及植物学相关领域以往的样方调查侧重于一些基本数据的获取,如植物的高度、频度、盖度等,随着时代进步及科技的发展,目前的野外调查不仅仅是局限于基本数据的获得,同时根据调查的需要会相应分析群落的基盖度、生物量、植物生长地的土壤理化性质等,这其中就涉及到植物的基部高度、样方内的定点取样等问题。样方是能够代表样地信息特征的基本采样单元,用于获取样地的基本信息。因此,在野外普查工作中,需要对样方进行选则和量取。
目前,在山地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对地表的植被、土壤甚至动物等进行采样分析。山地的植被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等多种生活型,不同生活型植被由于株高和空间复杂程度不同,调查中所使用的样方框大小差异巨大,且样方框的构造也多不相同,对不同植被类型进行定量调查十分不便。目前,取样时,一般是利用角旗或者竹竿以及一根量绳,将10米见方的正方形样方划圈起来,然后再在10米样方内分别选取5米和2米见方的样方。
实用新型专利CN 203432523 U公开了一种样方测量工具,包括:多根量杆和多根量绳;每根所述量杆的顶端和中点位置分别设有两个挂环,两个挂环在所述量杆的圆周方向上相差90度设置;所述量杆的底端连接有钻头;每根量绳的两端分别设有挂钩,该挂钩可以挂在所述挂环上。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样方测量工具可以成倍的提高工作效率,4个人在短时间内可完成样方测量(量方)作业,收、放量绳操作,从而提高了野外普查工作效率,可以快速地进行样方设置。但是,角旗或者竹竿等测量工具,体积较大且结构零散,拉样过程误差大,携带十分不便;并且,现有的样方绳主要针对在进行样地、生态环境等进行调查时,需要大量人力参与,通针对不同自然环境,开展样地调查;而且,山地崎岖不平,使拉样方工作变得更加困难,从而制约着采样过程的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便携式样方调查装置,其不仅方便携带,还能够根据实际调查需要,调节样方的大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样方调查装置,包括若干个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中央环和测量件,所述测量件为两组,对称安装在中央环的左右侧;所述测量件包括样方绳、钩扣I和连接扣,所述样方绳的一端与中央环相连,所述样方绳的另一端与钩扣I相连;所述样方绳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连接扣位于钩扣I和连接孔中间且固定安装在样方绳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扣是由依次相连的帽端、连接杆和球端组成的一体式结构,所述样方绳上设有穿孔,所述帽端固定在样方绳的一侧,所述连接杆从穿孔穿过,使球端位于样方绳另外一侧;所述球端的直径大于连接孔的直径;所述测量单元的全长为5m;所述样方绳的宽度为2.5cm,所述连接孔的中心距离中央环的中心0.5m,所述连接扣的基部距离钩扣I的末端0.5m,所述连接扣的基部距离中央环的中心2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未经青岛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105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