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1154.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9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付维诺;张振海;赵振龙;郭建睿;李锋;王文;张宗明;刘肖明;杨景璐;杨宗政;刘绍春;王海涛;毕建启;董才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81/06;E05B8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合 电动开启 马达 输出功能 传动齿轮 开启动作 三级齿轮 正反运动 正反转动 背门锁 第三级 密封力 门锁 传动 反转 正转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特征在于该机构是通过马达的正反转动,带动三级齿轮机构的正反运动,分别实现马达正转时第二级传动齿轮的开启动作输出功能和马达反转时第三级传动的吸合动作输出功能。通过该机构可以实现以较低的成本,较快的开启速度,较大的吸合密封力来实现背门锁或门锁的电动开启与吸合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属于汽车门锁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吸合功能为非常方便实用的功能且往往出现在高端车型中,但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目前呈现出低端平台化普及趋势。传统自吸合背门锁大多采用大型电机传动,或分体样式或集成样式,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成本高、体积大、重量大;还有部分由小电机三级传动的方式,但这种传动方式其开启输出位置和吸合输出位置均设置在同级的传动部件上,由此而导致其输出的扭矩和速度是固定的。而电动吸合锁在开启和吸合的不同动作中对扭矩和速度分别有着不同的需求;车门开启动作时,需要响应速度快,但对于扭矩则不需要太大;车门关闭吸合动作时,则速度可以放缓,而力度要大一些。
鉴于以上,本申请所要提供的是一种针对车门开启吸合动作过程中不同需求的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该结构结合电动吸合锁在开启动作与吸合动作过程中所需力矩及转速的不同,而针对性的配置了开启和吸合不同的输出位置,整个机构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低。
为实现以上优点,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开启与吸合执行器机构,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容置于壳体1内部的:
马达2,具有正向转动和反向转动两种输出控制方式;
蜗杆3,安装于马达2的输出轴端,以传递来自于马达2的输出转速及扭矩;
第一传动齿轮4,设计为一体双联齿轮,包括斜齿轮41和直齿轮42,所述斜齿轮41与蜗杆3啮合传动;
第二传动齿轮5,同样为一体双联齿轮,包括大直径齿轮51和小直径齿轮52,所述大直径齿轮51与第一传动齿轮4的直齿轮42相互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设有开启输出部53;
第三传动齿轮6,与第二传动齿轮5的小直径齿轮52相互啮合传动,该第三级传动齿轮6设有吸合输出部61。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和第三传动齿轮6分别转动安装于第一齿轮轴7、第二齿轮轴8和第三齿轮轴9上,所述第一齿轮轴7、第二齿轮轴8和第三齿轮轴9可以是壳体1的一部分,也可以是被壳体1或壳体1内其他零件固定的独立轴。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5的开启输出部53用于驱动止动爪10,所述止动爪10作为机构开启动作的输出零件;当马达2正向转动时,蜗杆3通过第一传动齿轮4将转速和扭矩传递给第二传动齿轮5,进而通过第二传动齿轮5上的开启输出部53推动止动爪10实现开启动作输出。
所述第三传动齿轮6的吸合输出部61用于驱动吸合臂组件11,所述吸合臂组件11作为机构吸合动作的输出零件;当马达2反向转动时,蜗杆3通过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5将转速和扭矩传递给第三传动齿轮6,进而通过第三传动齿轮6上的吸合输出部61推动吸合臂组件11实现吸合动作输出。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4的斜齿轮41为大齿轮,直齿轮42为小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烟台三环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11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