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容器内腔的机器人打磨装备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11787.8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82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力;黄顺舟;李芳昕;许腾云;郎宗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0;B24B55/06;B24B41/0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余岢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容器 机器人 打磨 装备 方法 | ||
1.一种大型容器内腔的机器人打磨装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机器人直线轴、末端执行器、刀具库、打磨房、工件输送台、回转台、装夹工装和除尘设备;
所述机器人安装于机器人直线轴上,所述刀具库放置在平行于机器人直线轴的一侧;所述刀具库的一侧设有两扇移门,包括左扇门、右扇门,所述机器人能够自动取放置于刀具库内的末端执行器;所述刀具库的另一侧设有后门,所述后门与打磨房相通;垂直于机器人直线轴的水平方向设有工件输送台,可沿机器人直线轴的垂直方向水平运动;所述工件输送台上设有工位,包括打磨工位(61)、准备工位(62),所述工位上设有回转台,所述回转台上设有装夹工装;所述除尘设备安装在垂直于机器人直线轴的竖直方向;
机器人沿大型容器内腔中机器人直线轴的轴线方向运动,调整机器人与所需打磨工件间的距离,以获得最佳的灵活工作空间,进而保证机器人及末端执行器设备不与容器内壁发生干涉;
刀具库放置于机器人附近,刀具库的左扇门和右扇门通过气缸和电磁阀实现开合;当两扇移门均位于左侧时,机器人取放置于刀具库内右侧的末端执行器;当两扇移门均位于右侧时,机器人取放置于刀具库内左侧的末端执行器;当机器人打磨时,两扇移门分别位于左右两侧,防止粉尘进入刀具库;
刀具库的后门嵌于打磨房上,打开后门,操作人员直接更换磨料,而无需进入打磨房;
末端执行器由主动柔顺装置、快换装置、砂带机三部分组成;主动柔顺装置实现恒力打磨,快换装置用于实现工具的自动更换,砂带机能够安装不同材料、不同目数的砂带对工件进行打磨,以获得所需的打磨效果;
工件输送台上包括打磨工位和准备工位,两个工位间固连,通过同一电机驱动;当打磨工位位于工件输送台中间时,准备工位位于打磨房外,进行工件的吊装和装夹;当打磨房内打磨工位的工件打磨完成后,工件输送平台向另一方向移动,将打磨完的工件移出打磨房,进行拆卸并吊装新的工件;准备工位的工件进入打磨房进行打磨;工件输送台的两个工位上均安装回转台,以实现工件的180°回转,避免工件轴向尺寸过大超出机器人工作空间;
装夹工装安装于回转台上,装夹工装通过夹持手柄进行开合动作,采用定心式夹持方式,转动夹持手柄后,两侧夹持块向中心移动,推动工件实现定位和装夹;
除尘设备包括吹气口、吸气口以及连接吹气口和吸气口的除尘管道,所述吹气口位于机器人正上方,所述吸气口与打磨工件相对;机器人打磨时,通过除尘管道实现两端一边吹气、一边吸气,形成风道,将打磨工件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入除尘设备内部的集尘盒内,并由人工定期清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型容器内腔的机器人打磨装备的打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准备工位吊装工件并装夹固定;
步骤2.工件输送台将准备工位的工件运送至打磨工位;
步骤3.机器人通过快换装置抓取刀具库内砂带机打磨工件半边内腔表面;
步骤4.回转台旋转180°,机器人继续打磨剩余半边内腔表面;
步骤5.根据打磨要求,使用不同目数或材料的砂带机重复步骤3、步骤4;
步骤6.打磨完成后,工件输送台将打磨好的工件运送至打磨房外,同时另一工位装夹好的工件运送至打磨房内进行打磨,并以此反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178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工艺品制作用外表面精细磨光机
- 下一篇:一种内磨机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