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二极管的防触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1913.X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2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66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极管 触电 连接器 | ||
1.一种带二极管的防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后端导电部件(13)、二极管(10)、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所述的二极管(10)的一端与后端导电部件(13)相连,二极管(10)的另一端与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相连;所述的后端导电部件(13)与电池的正极或电池的负极相连;当与充电器或负载电路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未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后端导电部件(13)、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之间的二极管(10)能确保人不小心触碰到导电部件时将会阻止电池的电流流向人体,或者二极管(10)将会阻止其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与充电器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后端导电部件(13)、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之间的二极管(10)将会让充电器的充电电流顺利通过并向电池进行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二极管的防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当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普通连接器公头(21)的普通公导电部件(15)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的普通母导电部件(16)将会跟后端导电部件(13)直接接触,二极管(10)处于短路状态,电池的放电电流将能够顺利流向负载电路,并且充电器也将能正常对电池进行充电。
3.一种带二极管的防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极管(10)、普通公导电部件(15)或普通母导电部件(16);所述的二极管(10)的一端通过外接电源线与电池的正极或电池的负极相连,二极管(10)的另一端通过外接电源线与普通公导电部件(15)或普通母导电部件(16)相连;当与充电器或负载电路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未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电池、普通公导电部件(15)或普通母导电部件(16)之间的二极管(10)能确保人不小心触碰到导电部件时将会阻止电池的电流流向人体,或者二极管(10)将会阻止其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与充电器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电池、普通公导电部件(15)或普通母导电部件(16)之间的二极管(10)将会让充电器的充电电流顺利通过并向电池进行充电,但当电池试图向负载电路进行放电时其放电电流将会被二极管(10)截止无法通过。
4.一种带二极管的防触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30)、开关模块(31)、后端导电部件(13)、二极管(10)、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所述的二极管(10)的一端与后端导电部件(13)相连,二极管(10)的另一端与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相连;所述的后端导电部件(13)与电池的正极或电池的负极相连;所述的开关模块(31)的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或电池的负极、后端导电部件(13)相连,开关模块(31)的另一端与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相连;当与充电器或负载电路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未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后端导电部件(13)、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之间的二极管(10)能确保人不小心触碰到导电部件时将会阻止电池的电流流向人体,或者二极管(10)将会阻止其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从而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当与负载电路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所述的控制模块(30)检测到电池向负载电路进行放电时,控制模块(30)将会控制开关模块(31)进行闭合导通,二极管(10)处于短路状态,电池的放电电流将不会被二极管(10)截止而直接顺利流向负载电路;当与充电器相连的普通连接器公头(21)或普通连接器母头(22)插入到该防触电连接器时,串联在后端导电部件(13)、前端公导电部件(11)或前端母导电部件(12)之间的二极管(10)将会让充电器的充电电流顺利通过并向电池进行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鸿顺电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191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油浸变压器端绝缘自动粘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