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路供电系统及其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2373.7 | 申请日: | 201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马丽莲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流互感器 供电线路 双路供电系统 监测装置 误报警 漏电 防漏电 三相线 并联 零线 套在 监测 探测器连接 电场 并联设置 二次线圈 负载连接 切换开关 线圈并联 磁场能 探测器 抵消 辨别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双路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线路、第二供电线路,第一供电线路与第二供电线路通过3p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及探测器;第一电流互感器套在第一供电线路的A、B、C三相线及零线N上;第二电流互感器套在第二供电线路的A、B、C三相线及零线N上;第一电流互感器及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并联,且线圈并联端的极性相同,并联后与所述探测器连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含有上述监测装置的双路供电系统。本发明通过电流互感器并联设置,使电场、磁场能相互抵消,可对漏电进行有效辨别,避免误报警产生的损失且能对真正的漏电进行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系统防漏电监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路供电系统及其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双路供电系统是现在常用的供电系统,其主要是针对一些要求较高的一级负载,需要同时配备两路电源,当一路电源出现故障时,可以启用另一路电源。而现有的双路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两路变压器,通过双电源切换开关给负载供电。双电源切换开关主要有3p切换开关及4P切换开关,3P切换开关用于三根火线(A、B、C三相线)的接线,零线N不接入,4P切换开关用于三根火线(A、B、C三相线)和一根零线N的接线。为了保证火线零线切换过程中不出现切换事故,一般保持零线不切断,因此,优选采用3p切换开关,而非4P切换开关,现存较多采用3P切换开关的场合,针对如图1所示的采用3P切换开关的双路供电系统,目前还无法有效监测漏电情况。常规的方式是不对电流进行漏电监测,或是如图2所示,通过每路供电上套一个电流互感器100,每个电流互感器100接一个探测器200的监测方式,但此种方式经常会出现误报警,因为从某一供电线路流入的电流,可能有部分从自身供电线路的的零线N流回,另外一部分从另一个供电线路的零线N流回,两个电流互感器都能检测到相应的电流,而实际上无漏电发生,因此,会出现误报警,目前一般是采取报警不处理的方式。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双路供电系统在漏电监测方面还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可防止双路供电系统漏电误报警的监测装置及监测方法,成为当前业界急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3P切换开关的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使其可对漏电进行有效辨别,避免误报警产生的损失且能对真正的漏电进行监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所述双路供电系统包括第一供电线路、第二供电线路,所述第一供电线路与第二供电线路通过3p切换开关与负载连接;所述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流互感器、第二电流互感器及探测器;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套在第一供电线路的A、B、C三相线及零线N上;所述第二电流互感器套在第二供电线路的A、B、C三相线及零线N上;所述第一电流互感器及第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并联,且线圈并联端的极性相同,并联后与所述探测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探测器为DT-200系列探测报警器。
进一步地,所述双路供电系统的双路电源均来自于市电。
进一步地,所述双路供电系统的的电源一路来自于市电,一路来自于后备电源柜。
进一步地,所述后备电源柜为EPS或UPS。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漏电误报警功能的双路供电系统,包括上述的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方法,将上述的双路供电系统的防漏电误报警监测装置安装在双路供电系统上,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航天常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23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