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MP1基因在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其试剂盒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2903.8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祝刚;杨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6 | 分类号: | C12Q1/6886;G01N33/68;G01N33/574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质母细胞瘤 病理诊断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应用前景广阔 分子标志物 诊断试剂盒 诊断 基因产物 结合蛋白 临床应用 标志物 高表达 灵敏度 试剂盒 有效地 基因 预后 准确率 制备 治疗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VMP1基因在作为胶质母细胞瘤病理诊断标志物中的应用;还公开了一种胶质母细胞瘤诊断试剂盒。本发明通过VMP1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具有极高的特异性,有效地明确诊断出WHO 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能够为临床上胶质母细胞瘤的确诊和治疗提供依据,尽早开展相关治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通过PCR方法结合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进行,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率高等优点,能够满足大规模的实验以及临床应用的需要;分子标志物的诊断更及时、更特异,应用前景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VMP1基因在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其试剂盒的制备。
背景技术:
胶质母细胞瘤是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胶质瘤,属于WHOⅣ级,在美国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为每10万名居民5.26人,每年诊断约17,000例新病例;中国恶性胶质瘤发病率也比较高,每10万人中约有3-6人被诊断为恶性胶质瘤,每年有多达3万人因此丧生。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手段目前实行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然而,即使进行这样的综合治疗方法,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复发率极高,一年存活率仅为26%。对胶质瘤进行明确的病理诊断对于指导其个体化治疗和提高疗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医学界采用的胶质瘤分类诊断准则是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诊断标准;传统的病理学诊断主要依据HE染色镜下的形态,电镜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来分类,但2016年新版的分类法把组织形态和基因表型结合起来,使胶质瘤的诊断进入分子时代;依据特定基因的表型和表达状态来诊断不同类型的胶质瘤是病理诊断中重要的发展方向,因为这降低了依据组织形态分类诊断的主观性。所以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发现针对不同胶质瘤类型胶质瘤的特异性高、敏感性强的分子诊断标志物上;尤其是通过特定基因及其表达产物快速准确地将胶质母细胞瘤从其它胶质瘤中鉴别出来,对于开展早期治疗和改善预后十分关键。
随着对胶质母细胞瘤发病机制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许多用以鉴别胶质母细胞瘤的分子诊断标记物逐步被发现,而且这些标志物极有可能成为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人VMP1基因(也被称为TMEM49)位于17号染色体上,VMP1基因的蛋白产物囊泡膜蛋白是一种跨膜蛋白,VMP1蛋白在细胞自噬,囊泡运输,物质内吞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其在胰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其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以及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变化尚未被研究。
现有研究表明,正常人脑组织中VMP1基因表达水平极低,WHOⅡ、Ⅲ级胶质瘤中也同样低表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一种VMP1基因在病理诊断胶质母细胞瘤中的应用及其试剂盒的制备,其利用大样本量的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样本进行检测分析,发现VMP1基因的产物,即VMP1蛋白及其mRN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WHOⅢ级、Ⅱ级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这说明该标志物可以用于区分隶属WHOⅣ级的胶质母细胞瘤和其它级别胶质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胶质母细胞瘤诊断试剂盒,并建立了一种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同时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PCR方法对肿瘤组织标本进行检测,具有操作方便,准确度高的特点,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MP1基因在作为胶质母细胞瘤病理诊断标志物中的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VMP1基因VMP1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VMP1基因表达产物在制备胶质母细胞瘤诊断试剂盒中的应用。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VMP1基因表达产物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及mR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29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