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叶轮式高速隔离带防眩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3688.3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洪晖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洪晖溪 |
主分类号: | E01F7/06 | 分类号: | E01F7/06;F03D9/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眩板 电磁模块 叶轮式 遮光模块 支架模块 隔离带 固定外壳 旋转杆 电机定子 风能转化 内部设置 使用寿命 有效吸收 遮光效果 转子模块 自然风能 上端 动能 下端 遮光 气压 风能 电机 行车 行驶 保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叶轮式高速隔离带防眩板装置,它包括支架模块、电磁模块及遮光模块;所述支架模块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定子模块;所述支架模块上设置有电磁模块,所述电磁模块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电机的转子模块;所述电磁模块的上端设置有遮光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括防眩板;该叶轮式高速隔离带防眩板装置是一种通过叶轮式的防眩板能够有效吸收行车时产生的风能及自然风能,避免了其因气压过大导致损坏的现象,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将风能转化为动能,使得防眩板旋转,能够增大其遮光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其遮光效果,保证了对车行驶的安全性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高速隔离带。
背景技术
高速隔离带防眩板是一种为防止对向车灯炫光的交通安全产品,其采用部分遮光的原理,将对车时产生的透光量控制在驾驶员能够接受的范围内,从而达到避免炫光的作用;现有的防眩板通常为条形板状,间隔安装在高速隔离带内,当对向车辆行驶靠近时能够将车辆灯光部分遮挡,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减少灯光的透光量,但是其过程中仍然会有部分反射或折射光线对驾驶员驾驶造成干扰,尤其在夜间的高速公路上,由于没有路灯的照明,这些光线更加容易干扰驾驶员的驾车视线,因此遮光效果有限;此外,现有的防眩板的固定结构通常安装在其底部,因此对于风沙强度大的环境而言,此类结构的防眩板抗风能力弱,容易损坏,从而会导致维护成本升高,不利于能源的节约及能源回收利用;另外,现有的防眩板其固定角度不可调,因此对于宽度较宽的高速公路或间隔较大的隔离带而言,防眩板的防眩范围也有限,不能确保对行驶在任意车道的车辆都能产生防眩光的作用;综上所述,因此存在着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式高速隔离带防眩板装置,通过叶轮式的防眩板能够有效吸收行车时产生的风能及自然风能,避免了其因气压过大导致损坏的现象,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将风能转化为动能,使得防眩板旋转,能够增大其遮光范围,进一步提高了其遮光效果,保证了对车行驶的安全性。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叶轮式高速隔离带防眩板装置,它包括支架模块、电磁模块及遮光模块;所述支架模块包括固定外壳,所述固定外壳设为柱状,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设为空腔,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设为密封,顶部设有旋转孔,所述固定外壳安装在隔离带之间的地表上;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电机定子模块,所述定子模块包括定子铁芯及定子绕组;所述定子模块安装在所述固定外壳的内侧壁上,所述定子模块通过导线与蓄电池联通;所述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邻组的所述定子模块联通;所述支架模块上设置有电磁模块,所述电磁模块包括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旋转装配在所述旋转孔内,所述旋转杆的下端在所述固定外壳内部,上端穿过所述旋转孔延伸至所述支架模块的上方;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电机的转子模块,所述转子模块包括转子铁芯及转子绕组;所述转子模块对应所述定子模块的位置与所述旋转杆同轴固定;所述电磁模块的上端设置有遮光模块,所述遮光模块包括防眩板,所述防眩板设为叶轮状,所述防眩板的轴心与所述旋转杆的轴心同轴固定,所述防眩板高于高速隔离带高度。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杆的底部设有磁性材料,所述旋转杆的下端设置有于其磁极相反的磁性材料,所述旋转杆的底部通过所述磁性材料悬浮在所述固定外壳内部;所述旋转孔处设置有轴承,所述轴承套的外圈与所述旋转孔的内壁固定连接,内圈与所述旋转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防眩板的截面设为十字形,所述防眩板的叶片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材料制作的弧形面,所述弧形面向所述叶片之间的夹角处凹陷。
作为优选,相邻所述遮光模块的防眩板之间设置有毛细纤维材料制作的遮光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洪晖溪,未经洪晖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3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仰坡防护网的设置方法及套拱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交通标志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