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转动式拦漂排小车升降导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4022.X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4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洪盛荣;陈仁亮;邓仕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韩雪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组件 滑动小车 铰接座 可转动式 升降导轨 水流冲击 浮箱 小车 滑动连接 缓冲作用 径向滑动 装置水平 大浮筒 故障率 锚固墩 摆动 滑动 挂栅 铰接 转动 检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转动式拦漂排小车升降导轨装置,包括铰接座、导轨组件、滑动小车和端部浮箱,所述铰接座与锚固墩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与铰接座铰接,所述滑动小车与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滑动小车可以在导轨组件上进行径向滑动,所述端部浮箱与滑动小车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可以沿铰接座进行转动,在水流冲击挂栅架和大浮筒时,导轨组件可在铰接座上有一定的摆动角度,以适应拦漂装置水平方向的变化,使滑动小车与导轨组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使滑动小车和导轨组件在水流冲击下也能够滑动顺畅,减少了拦漂装置的故障率,减少检修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面漂浮物拦截领域,尤其是一种可转动式拦漂排小车升降导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大多数河道、湖泊水面都有漂浮物,为了方便拦截漂浮物,就需要专门的拦漂装置进行拦截,但是现有的拦漂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拦漂装置卡死,上下滑动不畅等情况发生,就需要不间断的对拦漂装置进行检修和维护,增加了拦漂成本,对人力成本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转动式拦漂排小车升降导轨装置,解决了拦漂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拦漂装置卡死,上下滑动不畅等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可转动式拦漂排小车升降导轨装置,包括铰接座、导轨组件、滑动小车和端部浮箱,所述铰接座与锚固墩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与铰接座铰接,所述滑动小车与导轨组件滑动连接,滑动小车可以在导轨组件上进行径向滑动,所述端部浮箱与滑动小车固定连接;所述导轨组件可以沿铰接座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铰接座包括固定底盘、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所述固定底盘上设置有多个螺栓孔,所述固定底盘通过锚固墩侧壁上预埋螺栓与锚固墩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均与固定底盘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的末端均设置有铰接孔。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连接座、导轨前架、防脱槽、导向槽;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铰接孔,连接架设置在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的间隔之间,通过铰接杆将连接架和第一铰接片和第二铰接片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铰接组件,所述连接座可围绕铰接杆进行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导轨前架为长条形结构;导轨前架与地面垂直设置,连接座与导轨前架垂直设置,所述防脱槽设置在导轨前架上远离连接座一端的侧壁上,所述防脱槽沿导轨前架的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防脱槽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结构,防脱槽的每个面之间圆滑过渡,所述导向槽设置在导轨前架上远离连接座一端的对立面上,所述导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防脱槽和导向槽均沿导轨前架的长度方向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滑动小车包括支撑框架、导向滚轮和滚轮,所述支撑框架的截面为“U”形结构,所述导向滚轮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底面位置;所述滚轮设置在支撑框架内部两侧面上,滚轮对立设置,所述导向滚轮与支撑框架底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滚轮与导向槽相匹配设置,所述导向滚轮可以在导向槽内进行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滚轮整体为圆台形结构,滚轮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滚轮可以围绕连接杆进行转动,所述圆台形结构的滚轮与等腰梯形结构的防脱槽相匹配设置。
作为优选的,所述端部浮箱与滑动小车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导轨组件对立设置在两端的锚固墩上,两端部浮箱之间设置有2组相互连接的大浮筒组和小浮筒组,大浮筒组和小浮筒组相互平行设置,大浮筒组和小浮筒组之间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大浮筒组上设置有行走板,所述大浮筒组上行走板上的左右两端上均设置有防护护拦;所述大浮筒上与水流方向相接触的壁面上设置有挂栅架,所述大浮筒上设置有上下两个挂栅支架,通过两个支架将挂栅架整体固定在与水流相垂直的竖直面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相邻大浮筒之间连接有尼龙软网,所述尼龙软网两端与相邻的大浮筒连接,且可以进行弹性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东方水利智能装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0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减少污染的海上石油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海洋垃圾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