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4469.7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10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东平;刘梦迪;张衡;孙汴京;杨蕾;林建斌;陈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12 | 分类号: | C08J7/12;C08J5/18;C08L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刘海霞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肽 细菌 纤维素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先通过将细菌纤维素膜上的羟基通过过碘酸希夫反应,被高碘酸钠氧化成醛基制备二醛细菌纤维素膜,再将二醛细菌纤维素膜加入到L‑甘‑谷二肽和氰基硼氢化钠溶液中,调节pH至5.8~6.0,搅拌反应,得到二肽‑细菌纤维素膜。本发明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制备的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细胞毒性小,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亲和性等特点,具有促进细胞分化能力,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于护肤品等领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细菌纤维素(bacterial cellulose,BC)是一种由某些细菌产生的高性能微生物合成材料。与植物纤维素相比,细菌纤维素无木质素、半纤维素的伴生物,具有更高的纯度、抗拉强度以及更高的杨氏模量,此外,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等使其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食品以及纺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细菌纤维素中添加无机功能材料,可扩宽其应用领域。
目前BC及其复合材料大都应用于医学和污水处理等方面,例如,制备伤口敷料材料、人造皮肤,应用于血管组织、骨组织中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例如由于缺乏合适的糖苷水解酶,人体的生物降解性相对较差,阻碍了该材料的进一步应用。
分子量小的寡肽可以比多肽具有更高皮肤渗透性,更容易被人体皮肤吸收,同时由于分子量小到了一定程度,生物活性就发生了质的飞跃。肽分子量越小,“氨基酸链”越短,越易被人体吸收和利用。由于寡肽的独特生物个性及突出功能表现,使其在美容、食品、保健品、生物医学,甚至纺织领域等都有着巨大的应用空间。尤其寡肽在美容领域应用广泛,引领着高端美容市场健康护肤的新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将二醛细菌纤维素膜与L-甘-谷二肽还原氨化,得到无细胞毒性的二肽-细菌纤维素薄膜。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将二醛细菌纤维素膜(二醛BC)加入到L-甘-谷二肽和氰基硼氢化钠溶液中,调节pH至5.8~6.0,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得到二肽-细菌纤维素膜。
本发明中,所述的二醛细菌纤维素膜通过将细菌纤维素膜上的羟基通过过碘酸希夫反应,被高碘酸钠氧化成醛基制备,具体为将湿态的细菌纤维素薄膜加入到高碘酸钠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室温和避光反应,反应2~3d,洗涤,过滤,调节pH至中性,得到二醛细菌纤维素膜。
优选地,所述的高碘酸钠与湿态的细菌纤维素薄膜的质量比为0.007~0.009:1。
优选地,L-甘-谷二肽与湿态的二醛细菌纤维素薄膜的质量比为0.005~0.010:1,氰基硼氢化钠与二醛细菌纤维素膜的质量比为0.006~0.008:1。
优选地,采用HCl溶液调节pH。
优选地,所述的搅拌反应时间为5~8h。
本发明方法制备简单,成本低,制备的二肽-细菌纤维素膜细胞毒性小,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极亲水表面、与天然细胞外基质同源、独特的纳米结构、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亲和性等特点,具有一定促进细胞分化能力,可作为生物医用材料应用于护肤品等领域中。
说明书附图
图1是实验室制备的细菌纤维素膜(LA-BC)和实施例1中用L-甘-谷二肽和细菌纤维素膜复合得到的二肽-BC的红外光谱图。
图2是LA-BC和实施例1制得的二肽-BC的XPS图。
图3是细胞在LA-BC和实施例1制得的二肽-BC中生长的MTT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44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麦粉高效筛选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座椅调节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