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030.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74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思猛;何军;何梓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柏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8 | 分类号: | C08G18/48;C08K3/34;C08K3/22;C08K5/5425;C08K13/02;C08J9/04;C08J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郑莹 |
地址: | 513059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慢回弹聚氨酯材料 单组份 应用 原料制备 制备 微发泡材料 冲击吸收 垂直形变 制备条件 伸长率 发泡 回弹 均一 拉断 拉伸 申请 节能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采用单组份原料制备慢回弹聚氨酯材料,该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具有优异的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冲击吸收、垂直形变和回弹时间,并且本申请采用单组份的原料制备而成,具有发泡均匀、性能均一的优点,同时,当其具体应用时具有表面光滑的特点,另外,单组份的慢回弹聚氨酯材料便于施工,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本申请的慢回弹聚氨酯材料是微发泡材料,其孔径为0.05~0.15mm。本发明的慢回弹聚氨酯材料的制备条件温和,有利于节能,同时也有利于大规模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运动场地铅球比赛落地区是用煤渣、草地或能留下铅球落地痕迹的各类材料铺设而成,但易出现落地痕迹不明显,痕迹不易回复,导致误读等问题,严重影响体育比赛的公平、公正性。随着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铅球区开始采用聚氨酯材料,聚氨酯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黏弹特性的聚合物,拥有一定吸收冲击的性能,从而使得材料表现出形变的能力,当重物投掷其上时会形成一定痕迹,可以读数的特定材料,但这种形变恢复时间较长,不利于比赛的进行。
CN106084181A公开了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其能够使球落地之后形成一定的痕迹,方便读数。但此专利公开的是双组份发泡材料,受AB组分混合均匀程度影响较大,容易造成发泡不均匀,平整度不佳的问题,并且表面还有可能存在气孔,导致表面不美观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双组份材料不利于实际施工,双组份材料也易导致成型后的产品性能不均一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慢回弹聚氨酯材料进行改进,以便克服现有的慢回弹聚氨酯材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慢回弹聚氨酯材料,该材料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00~300份聚醚多元醇、100~200份增塑剂、300~400份填料、5~10份颜料、50~70份二异氰酸酯、2~5份硅烷偶联剂、1~3份发泡剂、0.5~5份匀泡剂。
优选地,上述材料包含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00~250份聚醚多元醇、120~160份增塑剂、350~400份填料、6~8份颜料、60~70份二异氰酸酯、2~4份硅烷偶联剂、1~2份发泡剂、1~3份匀泡剂。
优选地,上述材料的冲击吸收为65~75%。
优选地,上述材料的垂直形变为7~9mm。
优选地,上述材料的拉伸强度2.5~3.5MPa。
优选地,上述材料的拉断伸长率为250~350%。
优选地,上述材料的回弹时间≥10s。
优选地,上述聚醚多元醇选自EP330、EP560、EP3600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上述聚醚多元醇选自EP330和EP560、EP330和EP3600、EP560和EP3600中的任意一种组合。
优选地,EP330和EP560、EP330和EP3600、EP560和EP3600中任意一种组合中的质量份数之比为1~3:3~1;更优选为1:1。
优选地,上述增塑剂选自氯化石蜡、氯代脂肪酸甲酯、植物油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上述填料选自高岭土、氧化镁、陶土、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氧化镁选自轻质氧化镁。
优选地,上述硅烷偶联剂选自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柏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柏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0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