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组装治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129.6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93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陆民生;袁鹰;刘承彬;梁增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嘉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齐海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机构 铆接组件 推杆 固定基板 汽车尾门 上端 外管 支撑机构 组装治具 铁管 弹簧 机台 弹簧固定 定位机构 固定机构 推杆装置 定位槽 块结构 容置槽 外圆周 放入 铆压 内凹 内管 尾门 脱离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门推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组装治具,机台的上端设置有铆接机构,铆接机构的左侧设置有支撑机构,铆接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机构,铆接机构包括固定基板,固定基板开设有定位槽,固定基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铆接组件和第二铆接组件;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第一支座的上端和第二支座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一半圆弧容置槽,第一支座的正上方和第二支座的正上方均设置有固定机构,本发明首先弹簧放入尾门推杆的外管、内管内,再通过第一铆接组件和第二铆接组件对小铁管进行铆压,使得小铁管的外圆周形成一个环形内凹的卡块结构,将弹簧固定在内、外管内,防止弹簧从内、外管中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尾门推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
尾门推杆包括内管、小铁管、无刷电机、丝杆、丝杆螺母、外管和球头,均是通过人工进行组装,然而在组装弹簧时,需要人工将弹簧卡入小铁管内固定,然而人工操作效率慢,人工成本高,不适用于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或组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组装治具,本发明小铁管设置于内管内,再将内管设置在外管内,弹簧放入外管和内管内,再将球头设置于外管的端面,球头的一端会卡入小铁管内一部分,通过第一铆接组件和第二铆接组件对小铁管进行铆压,使得小铁管的外圆周和伸入小铁管内部分会形成一个环形内凹的卡块结构,完成小铁管与球头的卡接,将弹簧固定在内、外管内,防止弹簧从内、外管中脱离,完成组装,省时省力,提高组装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用于企业的大规模生产或组装。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组装治具,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端设置有铆接机构,所述铆接机构的左侧设置有用于放置尾门推杆的支撑机构,所述铆接机构的右侧设置有定位机构,所述铆接机构包括固定基板,所述固定基板开设有供尾门推杆穿过的定位槽,所述固定基板的右端设置有第一铆接组件和与第一铆接组件相对设置的第二铆接组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座和与第一支座相对设置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的上端和所述第二支座的上端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尾门推杆的第一半圆弧容置槽,所述第一支座的正上方和所述第二支座的正上方均设置有用于固定尾门推杆的固定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铆接组件和所述第二铆接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铆接组件包括铆接头和用于驱动铆接头进行铆压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铆接头固定连接,所述铆接头设置有半圆弧形槽位。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基板的右端设置有滑轨,所述铆接头设置有与滑轨滑动连接的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座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平台,所述第二支座的下端设置有移动平台和用于驱动移动平台朝固定平台方向移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和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电机,所述丝杆与移动平台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平台的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固定平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下端设置有滑块,所述机台的上端设置有用于感应滑块滑动位置的到位开关。
作为优选,所述滑杆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板抵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板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移动平台上端的第三支座,所述第三支座的设置有压持块和用于驱动压持块向下压持的压持机构,所述压持块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半圆弧容置槽。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平台上端还设置有阻挡块,所述阻挡块位于第二支座的左侧。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四支座和螺杆,所述第四支座设置有螺孔,所述螺杆和螺孔螺接,尾门推杆铆接时,所述螺杆的一端与尾门推杆右端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嘉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嘉和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1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