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266.X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梁镇强;燕伟;张守伟;牛德良;王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5/00 | 分类号: | B22D4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毓灵 |
地址: | 15006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风管 吸风装置 吸式 吸料管 内管 压缩空气入口 开口位置 塑料软管 压缩空气 吸风管 吸力 密封性好 倾斜设置 砂型型腔 一端设置 出风口 夹杂物 可连接 吸风口 腔内 伸入 吸出 连通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防反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本发明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包括出风管、吸料管,出风管一头为压缩空气入口,另一头为出风口,吸料管倾斜设置在出风管上,并与其连通,且出风管内设置有内管,该内管一端设置在压缩空气入口,另一端超过吸料管在出风管内的开口位置,二者开口位置距离为不小于零的L。本发明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的吸风管含有内管,密封性好,吸力强。同时可连接塑料软管,将塑料软管一端接入吸风管的吸风口,另一端伸入复杂砂型型腔内,利用组浇现场的压缩空气,可以有效吸出型腔内的夹杂物,保证压缩空气不回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反吸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砂型铸造所使用的造型材料廉价易得,铸型制造简便,对铸件的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和大量生产都能适应,长期以来一直是铸造生产中的基本工艺。特别是对于一些具有复杂型腔的壳体、机匣类铸件,由于分型、分芯方案复杂且尺寸较大,只能采用砂型铸造方案。但是砂型铸造在组型过程中经常出现下列问题:
(1)、组型(芯)时由于砂芯间配合间隙问题会发生掉砂现象,对于形状复杂的型腔如果发生掉砂现象很难将掉落的砂子清理出来。
(2)、组型(芯)完成后,在砂型转运过程中可能会由于震荡使砂型(芯)表面型砂脱落掉入型腔内。
(3)、组好的在砂型在放置过程中可能会有异物掉入型腔内。
上述几种情况,杂质掉进组好的型腔中很难清理出来,浇注后这些夹杂物残留在铸件中形成夹杂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力强、可靠性高的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其包括出风管、吸料管,出风管一头为压缩空气入口,另一头为出风口,吸料管倾斜设置在出风管上,并与其连通,且出风管内设置有内管5,该内管5一端设置在压缩空气入口,另一端超过吸料管在出风管内的开口位置,二者开口位置距离为不小于零的L。
所述内管在压缩空气入口一端通过套接在其外的固定套固定。
所述吸料管出口设置有吸风口。
所述吸风口上套接有塑料软管。
L的范围为(3-5)mm。
所述内管与出风管之间的间隙为(2-4)mm。
所述内管为硬质管。
所述吸料管与出风管之间的夹角在30°~50°。
本发明技术效果是:本发明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通过在在出风管内设置内管,将压缩空气经内管直接导入出风管深处,使出风管内空气流速大于吸料管内空气流速,使得吸料管连接口处的出风管内压强小于吸料管内压强,会形成一个从吸料管指向出风管的吸力,型腔内的夹杂物会在吸力的作用下从塑料软管流经吸料管,进入出风管,最终从出风口被吹出,达到吸取杂物的作用。本发明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的吸风管含内含内管,结构简单,密封性好,保证压缩空气不“回流”,吸力强,具有较好的防反吸作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技术进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防反吸式强力吸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吸料管 2、转换接头 3、吸风口 4、塑料软管 5、内管 6、固定套 7、压缩空气入口 8、出风管 9、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2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