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652.9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吴跃明;赵运春;林晓芸;许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砂浆 喷涂式 一体化 火山岩 建筑工程技术 建筑强度要求 硅酸盐水泥 水泥发泡剂 保温颗粒 隔音砂浆 纳米石墨 耐火砂浆 耐火效果 珍珠岩粉 重量份数 改性剂 水混合 配比 | ||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0~25份,硅酸盐水泥15~18份,保温颗粒4~5份,水泥发泡剂1~1.5份,耐火改性剂2~3份,纳米石墨烯4~6份,火山岩粉10‑13份、珍珠岩粉6~7份,本发明给出的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保温及耐火效果好,满足建筑强度要求的保温、耐火砂浆配比,原料简单易购,使用方法简便,只需要将隔音砂浆与水混合后即可使用,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装配式政策的逐步落地及相关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装配式建筑的保温耐火的要求越来越高,保温性能中热传导系数即是其一,耐火性能中耐火极限为其二,国家相关标准对其都有具体要求。例如热传导方面有国家标准GB 50176-201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例如耐火极限方面GB/T7322-2017《耐火材料 耐火度试验方法》、GB/T3003-2017《耐火纤维及制品》等都对此有相关要求。目前普通砂浆难以满足相应的装配式墙板耐火的要求,尤其对于装配式建筑接缝多,材料拼接种类及做法各异,目前普通砂浆难以满足相应的装配式墙板保温及耐火控制的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0~25份,硅酸盐水泥15~18份,保温颗粒4~5份,水泥发泡剂1~ 1.5份,耐火改性剂2~3份,纳米石墨烯4~6份,火山岩粉10-13份、珍珠岩粉6~7份。
优选的,所述保温颗粒是石墨聚苯颗粒。
优选的,所述沙的粒径为1~3mm。
本发明主要用于装配式建筑拼缝位置及现浇区域中,保温及耐火效果好、满足建筑强度要求的保温、耐火砂浆配比,原料简单易购,使用方法简便,只需要将隔音砂浆与水混合后即可使用,使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下面对其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0~25份,所述沙的粒径为1~3mm,硅酸盐水泥15~18份,保温颗粒4~5份,所述保温颗粒是石墨聚苯颗粒,水泥发泡剂1~ 1.5份,耐火改性剂2~3份,纳米石墨烯4~6份,火山岩粉10-13份、珍珠岩粉6~7份。
实施例2. 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0份,所述沙的粒径为1mm,硅酸盐水泥15份,保温颗粒4份,所述保温颗粒是石墨聚苯颗粒,水泥发泡剂1份,耐火改性剂2份,纳米石墨烯4份,火山岩粉10份、珍珠岩粉6份。
实施例3. 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5份,所述沙的粒径为3mm,硅酸盐水泥18份,保温颗粒5份,所述保温颗粒是石墨聚苯颗粒,水泥发泡剂1.5份,耐火改性剂3份,纳米石墨烯6份,火山岩粉13份、珍珠岩粉7份。
实施例4. 一种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成:沙23份,所述沙的粒径为2mm,硅酸盐水泥17份,保温颗粒4.5份,所述保温颗粒是石墨聚苯颗粒,水泥发泡剂1.3份,耐火改性剂2.5份,纳米石墨烯5份,火山岩粉12份、珍珠岩粉6.5份。
采用本发明保温及耐火一体化喷涂式砂浆用于装配式建筑的墙板及楼板,能较好的实现了保温、耐火的效果,通过对本发明的保温、耐火砂浆进行强度检测,其55d龄期的平均强度值达到34.9MPa,完全符合建筑砂浆强度要求;本砂浆在复合墙板上的耐火极限满足国家标准,保温耐火效果好、制备简便、使用方便,能够满足建筑强度要求。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的构思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6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