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学习属性权重的K-means聚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5891.4 | 申请日: | 2019-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8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博;王慧娜;李星睿;黄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权重 聚类质心 样本 聚类结果 聚类算法 循环执行 样本集 自学习 质心 相乘 机器学习领域 差异矩阵 聚类模型 距离最近 欧式距离 剩余数据 数据集聚 次循环 贡献率 数据集 聚类 匹配 更新 创建 | ||
一种基于属性权重自学习的K‑means聚类算法涉及机器学习领域,提高聚类算法的适用性。根据数据集的差异矩阵计算各个样本的样本密度,得到k‑1个密度最大的样本集,以这些样本集的均值作为聚类质心,得到k‑1个聚类质心,然后取剩余数据的均值作为第k聚类质心,其中k为聚类个数,k取0<k<n内的整数,n为样本总数,在第一次循环时令k=2;为每个质心创建权重列表;将各个样本的属性与每个聚类质心的权重列表对应相乘,然后计算欧式距离,并将各个样本匹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类内;根据贡献率更新各个类内的属性权重列表;循环执行,取模型评分不变时的聚类结果作为将数据集聚为k个类的聚类结果;k加1,循环执行,直到聚类模型评分不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学习领域,即通过对各个簇内属性赋予不同的权重提高 k_means聚类算法的适用性。
背景技术:
K-means算法早在1967年就由MacQueen提出,该算法是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中的一个典型算法,有操作简单、采用误差平方和准则函数、对大数据集的处理上有较高的伸缩性和可压缩性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在图像分割、数据压缩、数据挖掘等领域。但是该算法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对聚类中心较敏感,聚类中心的不同往往会导致聚类结果的不同。2、易受异常值的影响。 3、对k值的选择没有准则可依等。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目前许多学者已经提出的很多改进方法。如Dhillon等人通过迭代调整过程重新计算聚类中心的方法使其性能得到提高。曹志宇等人提出了快速查找聚类质心的k_means算法,对UCI里面的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k_means算法能产生质量较高的聚类结果。Rajini,N.Hema,Bhavani,R.在对k均值和核化模糊c 均值聚类进行研究时,提出了一种新的中心初始化算法来测量聚类算法的初始中心。LEE,WonHee等人提出了通过计算选择簇的初始中心选择,该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聚类初始中心之间的距离。与随机选取的初始聚类中心相比,中心分布均匀,计算结果更准确。Duan Yanling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较大距离和较高密度的中心点初始化方法。利用距离加权平均值的倒数表示样本密度,选取距离越大、密度越大的数据样本作为初始聚类中心,对聚类结果进行优化。
本发明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重自学习的k_means聚类算法,通过为各个簇内各个属性赋予不同的权重,体现属性对聚类的贡献。相比传统的聚类算法(各个属性具有相同的权重),该算法更能体现簇内相似性与簇间相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自学习属性权重的K-means聚类方法,对传统的 K-means聚类算法进行优化并扩展其功能,使其更能满足聚类的需要,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计算数据集对应的差异矩阵,根据数据集的差异矩阵计算各个样本的样本密度。
步骤2:通过计算各个样本的邻域密度,得到k-1个密度最大的样本集,以这些样本集的均值作为聚类质心,得到k-1个聚类质心,然后取剩余数据的均值作为第k聚类质心,其中k为聚类个数,k取0<k<n内的整数,n为样本总数,在第一次循环时令k=2。
步骤3:为每个质心创建权重列表。
步骤4:将各个样本的属性与每个聚类质心的权重列表对应相乘,然后计算每个样本到各个质心的欧式距离,并将各个样本匹配到距离最近的质心所在类内。
步骤5:计算各个类内的各个属性对聚类的贡献率,然后根据贡献率更新各个类内的属性权重列表。
步骤6:计算聚类模型评分。
步骤7:循环步骤1至步骤6,取模型评分不变时的聚类结果作为将数据集聚为k个类的聚类结果。
步骤8:k加1,循环步骤1至步骤7,直到聚类模型评分不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明显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5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