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363.2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刘炳成;王旭东;姜昆;米晋;王长喜;陈楠;庞国栋;仓童;李延玉;黄成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东测试验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0 | 分类号: | F15B11/00;F15B13/02;F15B13/16;F15B2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伺服驱动器 伺服 出油管 电机编码器信号 控制信号输出端 动态试验 伺服电机 控制器 定量泵 机电液 进油管 节能 静音 油源 反馈信号输入端 控制信号输入端 压力传感器信号 伺服电机驱动 压力变送器 压力传感器 油压力信号 闭环控制 计算处理 控制指令 系统压力 压力信号 变送器 出油口 低噪音 进油口 有压力 可调 试验 油箱 反馈 检测 | ||
本发明的一种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定量泵,所述定量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进油管与油箱相连通,出油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油管内的油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电机编码器信号连接伺服驱动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反馈回来的压力信号、电机编码器信号进行闭环控制计算处理并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节能、低噪音、系统压力可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
背景技术
现有试验机用电液伺服油源采用定量泵系统,试验中油液供大于求,大量液压油溢流回油箱,形成能源浪费而且其结构复杂,能耗较高,噪音大,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噪音低的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种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包括油箱,还包括控制器、定量泵、具备闭环控制算法功能的伺服驱动器和带电机编码器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连接定量泵,所述定量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与油箱相连通,所述出油管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油管内的油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信号连接有压力变送器,所述压力变送器和电机编码器信号连接伺服驱动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所述伺服驱动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反馈回来的压力信号、电机编码器信号进行闭环控制计算处理并调节伺服电机的转速。
上述伺服电机及定量泵横向设置在油箱底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节能:超低的耗电量,与定量泵系统相比可以节能30%~50%,从而大幅降低使用成本。2.低噪音:大幅降低了压力控制操作的噪音。3.高响应:重复精度高,响应速度快。4.系统压力可调:通过调节调压旋钮实时调节设定系统压力,满足在不同的工况使用不同的压力,从而降低电机功率消耗。
附图说明
图1 为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原理框图。
其中:1油箱,2定量泵,3伺服电机,4压力传感器,5出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试验机电液伺服动态试验用伺服节能静音油源,包括油箱1、控制器、定量泵2、具备闭环控制算法功能的伺服驱动器和带电机编码器的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3驱动连接定量泵2,定量泵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连接有进油管和出油管5,进油管与油箱1相连通,出油管5上设置有用于检测出油管5内的油压力信号的压力传感器4,压力传感器4信号连接有压力变送器,压力变送器和电机编码器信号连接伺服驱动器的反馈信号输入端, 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伺服驱动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伺服电机3,伺服驱动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控制器发出的控制指令以及反馈回来的压力信号、电机编码器信号进行闭环控制计算处理并调节伺服电机3的转速。伺服电机3及定量泵2横向设置在油箱1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东测试验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东测试验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3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