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组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技术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421.1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尧;付瑞霞;于佳星;李俊;徐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N47/30;A01N37/22;A01N39/04;A01N47/36;A01N43/88;A01N43/56;A01P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化学防除技术 喷雾助剂 冬小麦 老鹳草 异丙隆 叶期 杂草 精异丙甲草胺 除草剂 冬小麦田 茎叶处理 茎叶喷雾 土壤封闭 土壤喷雾 小麦苗期 小麦生长 噻吩磺隆 返青期 红太阳 绿麦隆 灭草松 小麦苗 异辛酯 单剂 氯钠 药害 应用 年份 轮换 小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组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技术及其应用。其特征是:步骤一、土壤封闭:在小麦播后苗前(约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使用将异丙隆或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土壤喷雾处理;步骤二、使用除草剂添加喷雾助剂:在小麦苗期(约12月上旬‑1月中下旬),野老鹳草1‑2叶期,使用异丙隆添加喷雾助剂红太阳A8,进行早期茎叶处理;在小麦苗后返青期,杂草3‑4叶期(约2月下旬‑3月上旬),使用2甲4氯钠、绿麦隆、噻吩磺隆、灭草松、2,4‑D异辛酯各单剂在不同年份轮换使用,进行茎叶喷雾处理。本发明中的化学防除技术可有效防除野老鹳草为优势种的冬小麦田杂草,并且对小麦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不产生药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组冬小麦田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技术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小麦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粮食作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主食之一,我国小麦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位居世界第一。小麦田杂草种类繁多,发生情况复杂,根据报道,我国小麦田杂草有200多种,严重影响小麦的生产,受到杂草危害的小麦面积超过30%,每年减产约50亿公斤。
野老鹳草原产于北美洲,在我国是一种入侵杂草,目前在我国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等十几个省份均有发生。过去野老鹳草多发生在田埂、圩堤、路边等,较少侵入农田,从而未引起重视。然而近十年来,野老鹳草逐步侵入农田危害,目前已成为夏熟作物田十分常见的一种阔叶杂草,在小麦田中,野老鹳草的发生已十分普遍,在局部地区更是成为恶性杂草,难以防除。
发明内容
基于野老鹳草发生日益严重,但目前没有一套针对野老鹳草的化学防除技术的研究背景,本发明在室内生测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组完整的化学防除技术,以全面有效地防除小麦田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的杂草。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一组冬小麦田野老鹳的化学防除技术如下:
步骤一、土壤封闭:
使用除草剂单剂:在小麦播后苗前(约10月下旬-11月中下旬),可使用将异丙隆或精异丙甲草胺进行土壤喷雾处理;
步骤二、早期茎叶处理:
使用除草剂添加喷雾助剂:在小麦苗期(约12月上旬-1月中下旬),野老鹳草1-2叶期,使用异丙隆添加喷雾助剂红太阳A8,进行早期茎叶处理。
步骤三、茎叶处理:
使用除草剂单剂:在小麦苗后返青期,杂草3-4叶期(约2月下旬-3月上旬),使用2甲4氯钠、绿麦隆、噻吩磺隆、灭草松、2,4-D异辛酯各单剂在不同年份轮换使用,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使用除草剂复配剂:在杂草种类较多,但以野老鹳草为优势种的小麦田中,在小麦苗后返青期,杂草3-4叶期(约2月下旬-3月上旬),使用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进一步的,所述异丙隆为50%异丙隆悬浮剂;精异丙甲草胺为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所述2甲4氯钠为56%2甲4氯钠可溶性粉剂;所述绿麦隆为25%绿麦隆可湿性粉剂;所述噻吩磺隆为15%噻吩磺隆可湿性粉剂;所述灭草松为25%灭草松水剂;所述2,4-D异辛酯为900g/L2,4-D异辛酯乳油;所述环吡氟草酮·绿麦隆复配剂为40%环吡氟草酮·绿麦隆悬浮剂,有效成分之比为1∶9;
进一步的,步骤一所述50%异丙隆悬浮剂施用量为2250g/hm2,960g/L精异丙甲草胺乳油施用量为100g/hm2。
进一步的,步骤二所述喷雾助剂红太阳A8施用量为90mL/hm2,50%异丙隆悬浮剂施用量为1500g/h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4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