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草胺与噁草酮治理抗性稗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7424.5 | 申请日: | 2019-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58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尧;刘婷婷;李俊;房加鹏;于佳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37/22 | 分类号: | A01N37/22;A01N43/824;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性 除草剂组合物 禾本科杂草 水稻直播田 丙草胺 草酮 除草剂杀草 莎草科杂草 五氟磺草胺 化学防除 阔叶杂草 水稻安全 抗药性 用药量 应用 杂草 延缓 治理 田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草胺与噁草酮治理抗性稗组合物及其应用。该除草剂组合物能够有效防除以抗五氟磺草胺稗为优势种的水稻直播田抗性禾本科杂草,同时具有对水稻安全;可以显著降低的用药量,减少用药次数,减少田间化学防除成本;延缓杂草的抗药性的产生和再次发生;兼治部分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扩大除草剂杀草谱等优点。是一种目前防除水稻直播田抗性禾本科杂草可行的除草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以丙草胺和噁草酮为有效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用于防除以抗五氟磺草胺稗为优势种的水稻直播田抗性禾本科杂草。
背景技术
水稻是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产量仅次于玉米,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以水稻为主要粮食。据统计,2017年我国水稻的总播种面积为2398.75万公顷,水稻总产量为12977.4万吨,分别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21.38%和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1%。
水稻田杂草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其以稗属杂草危害最严重,如稗(Echinochloa crus-galli)、无芒稗(E.crus-galli var.mitis)、硬稃稗(E.glarescens)等,这其中又以稗的危害最严重。长期以来,控制稗主要依靠化学除草剂进行防除,因其具有省时省力、效益好等优点。但长期使用化学除草剂容易导致稗产生抗药性,特别是活性高、靶标位点单一的除草剂,例如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ALS)抑制剂类的五氟磺草胺,自其投入市场以来,在防治水稻田杂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多,五氟磺草胺的田间实际治效开始下降。我国主要稻区逐渐开始有稗对五氟磺草胺产生抗性的报道,所以如何有效防除水稻田的稗属杂草和解决其抗药性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丙草胺为氯乙酰胺类选择性芽前除草剂,杂草通过中下胚轴和胚芽鞘吸收药剂,抑制细胞分裂,干扰蛋白质合成,对杂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也有间接影响。一般通过土壤处理或早期茎叶处理,用于防除水稻田稗草、马唐、千金子、等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对鸭舌草、醴肠、陌上菜、丁香蓼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叶有一定防效。
噁草酮为噁二唑类(环状亚胺类)选择性芽前、芽后除草剂。芽前处理,杂草通过幼芽或幼苗与药液接触,吸收而起作用。苗后施药,杂草通过地上部分吸收,药剂进入植物体后积累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抑制生长,使杂草组织腐烂死亡。该药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发挥杀草作用,但不影响光合作用的希尔反应。可防水稻田稗草、千金子、狗尾草、马唐、水苋菜、节节菜、醴肠、陌上菜、异性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及种子萌发的多年生杂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除草剂组合物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除草剂组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丙草胺和噁草酮,用来防除以抗五氟磺草胺稗为优势种的水稻直播田抗性禾本科杂草。
药剂使用方法:水稻播种后1-3天用药,均匀喷雾,并保持水田有2厘米的浅水层。
与现有的水稻田常用除草剂相比,本除草剂组合物具有以下优势:
(1)对抗性稗等禾本科杂草增效作用显著,防除效果显著优于单剂单独施用时的防效。
(2)可显著降低用药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田间化学防除成本。
(3)可延缓杂草的抗药性的产生和再次发生。
(4)兼治部分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扩大杀草谱。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图表示丙草胺与噁草酮组合物对抗性稗ED90等效线图,曲线上距离理论等效线段距离最远的坐标点,即为丙草胺和噁草酮组合物防除抗性稗的最佳配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74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