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8110.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练超;郭伟民;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48 | 分类号: | E02D27/48;C04B2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志敏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基加固 材料收集 传统建筑 建筑物地基加固 水文地质 地基处理 地形地貌 负面效应 基础设计 加固工程 建筑地基 结构类型 土壤结构 承载力 持力层 能力强 硬夹层 单桩 挤土 可调 嵌岩 受力 地基 建筑物 毗邻 穿越 联合 | ||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1)、材料收集:加固工程人员先进行材料收集详细的工程质量、水文地质和基础设计资料,按结构类型,负载的大小和使用要求的问题,结合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环境和毗邻的建筑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地基处理方案的重点是初步选定审议,此外,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上,应该考虑采取联合行动上层建筑、地基与基础。该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设置抱桩,适应能力强,受力相对较稳,由于其既不存在挤土负面效应,又具有穿越各种硬夹层、嵌岩和进入各类硬持力层的能力,桩的几何尺寸和单桩的承载力可调空间大,因此使得对建筑地基加固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地基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不同、土质各异,地基条件区域性较强,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不仅事先要选择在地质良好的场地从事建设,而且有时也不得不在地质条件不好的地方修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在现有的建筑物地基加固工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有基础补强加固法、加大基础底面积法、加深基础法、锚杆静压桩法、高压喷射注浆法、灰土挤密桩法、树根桩法、坑式静压桩法、石灰桩法等。
上述各方法对上部结构不能提供较大反力且地基土为黄土、地基为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以及层数较少的既有建筑地基的加固或不易施工、或在设计理论上不符合原有建筑结构与基础的特点以及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具备对建筑地基加固效果较好等优点,解决了加固效果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传统建筑的地基加固方法,包括施工步骤:
1)、材料收集:加固工程人员先进行材料收集详细的工程质量、水文地质和基础设计资料,按结构类型,负载的大小和使用要求的问题,结合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环境和毗邻的建筑物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地基处理方案的重点是初步选定审议,此外,地基加固处理方案的选择上,应该考虑采取联合行动上层建筑、地基与基础。
2)、分析和选择:对地基进行钻孔排查,查明地基土坚硬层深度、地基软弱情况及地基土中含水量情况,根据建筑物的荷载、现有地基承载力值,确定地基加固所需要增大的承载力,从而确定需要钻孔深度、钻孔间距、注浆量等指标。
3)、确定施工参数:确定加固所需桩的根数、尺寸和位置。
4)、放线:根据多个单管同步注浆的设计要求,确定单个等距离的三孔和两排之间等距离的三孔形成抱桩的注浆孔的钻孔位置,或单个等距离的四孔和两排之间等距离的四孔形成抱桩的注浆孔的钻孔位置。
5)、挖桩孔以及插管:挖施工槽,并根据所确定的施工参数人工挖孔形成桩孔,钻孔后要保持孔畅通,起杆后立即下管,先下一个DN32管,根据基础埋深及地基情况,DN32管在基础埋深3~4米以下范围内做成花管,花管做法:每150mm布置一层出浆孔,每层均匀分布6个孔径为6mm的出浆孔,最后在DN32管内下一根DN20管,DN20管底部2~5米范围内做成花管。
6)、封口:孔口据地面2~4米范围内填充干水泥,将孔口封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为历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8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台及盖板施工方法
- 下一篇:加筋土挡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