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410.7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8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梁广威;罗会平;郑凯;蔡武林;罗亮;陈世林;吴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4C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吴静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翻 地铁车站 混凝土支撑 梁结构 浇筑 绑扎 施工 地下工程建设 顶板钢筋 定位连接 空间重叠 困难问题 有效解决 搭接 凿毛 成型 车站 伸出 贯穿 冲突 | ||
本发明属于地下工程建设领域,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包括先浇上翻梁和后浇上翻梁,先浇上翻梁至少部分位于车站顶板内;设置于先浇上翻梁上的后浇上翻梁贯穿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先浇上翻梁上的第一U型箍筋至少部分伸出其外并与后浇上翻梁内的第二U型箍筋定位连接。本发明还提供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的施工方法,绑扎顶板钢筋和第一U型箍筋,浇筑顶板和先浇上翻梁;待达到设计强度,凿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与后浇上翻梁冲突的部分;绑扎第二U型箍筋并与第一U型箍筋定位搭接;先浇上翻梁表面凿毛后浇筑后浇上翻梁。本发明将上翻梁分两次浇筑成型,能有效解决现有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空间重叠导致的施工困难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地铁地下车站抗浮要求,降低工程造价,设计中常将第一道混凝土支撑适当下压;为了满足建筑、暖通等相关专业站厅层有效空间面积要求,车站顶纵梁一般要求上翻;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下压就可能与上翻的顶纵梁空间位置重叠,从而给施工带来困难。若强行破除支撑浇筑结构梁,则存在以下四个问题:(一)、车站顶板未施工直接破除支撑梁,第一道混凝土支撑轴力较大,破除后将导致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无法正常传力,严重影响基坑安全及稳定;(二)、混凝土支撑破除过程中车站顶板未施工,在破除过程中只能采取脚手架搭设,在支撑破除过程中大块土体及钢筋将对模板及支架产生较大的影响,产生较大的安全隐患;(三)、第一道混凝土支撑破除后,将导致负一层侧墙受较大的土体侧压力,极易导致侧墙出现应力裂缝。针对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与上翻梁空间位置关系重叠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法是降低上翻梁的上翻高度,将上翻梁做成一半下翻一半上翻,此做法一方面会降低车站内站厅层的有效高度,另一方面,就算是避开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但是很难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此梁钢筋的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与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冲突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铁车站顶板上翻梁结构,包括先浇上翻梁和后浇上翻梁,所述先浇上翻梁至少部分位于车站顶板内;所述先浇上翻梁上方的第一道混凝土支撑上对应所述先浇上翻梁的位置于车站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凿开,所述后浇上翻梁设置于所述先浇上翻梁上,且所述后浇上翻梁竖向贯穿所述第一道混凝土支撑;所述先浇上翻梁上预留有第一U型箍筋,且所述第一U型箍筋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先浇上翻梁外;所述后浇上翻梁内设有第二U型箍筋,所述第一U型箍筋与所述第二U型箍筋于所述后浇上翻梁内定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底部位于所述先浇上翻梁中,两侧边伸出所述先浇上翻梁外并伸至所述后浇上翻梁内与所述第二U型箍筋定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两侧边上均附加有多根第一纵筋,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其中一侧边上的第一纵筋与另一侧边上第一纵筋通过第一拉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U形口与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U形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两侧边定位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两侧边一边长一边短,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两侧边一边长一边短,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长侧边和短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短侧边和长侧边定位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两侧边上均附加有多根第二纵筋,所述第二U型箍筋的其中一侧边上的第二纵筋与另一侧边上第二纵筋通过第二拉筋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型箍筋的U形口内还设有第三U型箍筋,所述第三U型箍筋的两侧边伸出所述先浇上翻梁外并伸至所述后浇上翻梁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4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综合体的单元结构体系
- 下一篇:一种盖挖逆作的叠合墙体系的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