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19469.6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1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鲁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44395 广东良马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良<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数据 用户应用 基础应用程序 实时获取 数据结构 加载 内存 存储结果数据 数据结构特征 占用 内存空间 系统构建 系统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该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将实时获取到的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bitmap数据结构中;在将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所述bitmap数据结构后,计算得到所述使用数据占用内存的存储结果数据;其中,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构建于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之前,且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包含有bitmap数据结构。本发明通过将实时获取到的使用数据加载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bitmap数据结构中进行处理,利用bitmap数据结构特征,极大地节省了用户应用使用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后占用的内存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开发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厂商与移动应用开发商的持续不断发力,设备与应用安装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由于设备与应用安装极速增长,导致各企业采集的数据线性增长进而形成海量数据集,如何对海量数据集进行高效存储并进行计算,是各企业面临面临的巨大难题。当前采用的基于key-value格式存储用户唯一标识与用户设备使用数据的存储方式,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并导致查询的高延迟,不能满足低存储占用低延迟查询的使用场景。另外,一个超大的数据集加载到内存之中,将会面临着服务器内存资源出现瓶颈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基于key-value格式存储用户唯一标识与用户设备使用数据的存储方式,占用极大的存储空间并导致查询的高延迟,不能满足低存储占用低延迟查询的使用场景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一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方法,其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将实时获取到的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bitmap数据结构中;在将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所述bitmap数据结构后,计算得到所述使用数据占用内存的存储结果数据;其中,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构建于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之前,且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包含有bitmap数据结构。
可选地,所述计算所述使用数据占用内存的结果数据之后,还包括:运行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分析模块代码。
可选地,所述运行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分析模块代码之后,还包括:分别计算各个分析维度完成其对应的分析结果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其中所述分析维度为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分析单元。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各个分析维度完成其对应的分析结果所需要的分析时间长度之后,还包括:将各个所述分析维度对应的分析时间长度进行汇总计算,得到分析结果数据。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各个分析维度对应的分析时间长度进行汇总计算,得到分析结果数据之后,还包括:将所述存储结果数据和所述分析结果数据持久化到目标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目标数据库包括MYSQL数据库和ORACLE数据库。
可选地,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由工作人员使用代码编译工具构建完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二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户应用使用数据的处理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用于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将实时获取到的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的bitmap数据结构中;计算模块,用于在将所述使用数据加载到所述bitmap数据结构后,计算得到所述使用数据占用内存的存储结果数据;其中,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构建于实时获取所述用户应用的使用数据之前,且所述基础应用程序系统包含有bitmap数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第三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数位传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19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