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桐树苗栽培及管护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312.5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8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政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政璋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10;A01G24/25;A01G24/28;A01G24/10;A01G24/30;C05G1/00;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营养基质 管护 配比 土壤 微生物 苗木 栽培 复合氨基酸 复合营养素 产量增加 化肥用量 木质纤维 树冠中心 微生物肥 微量元素 钾元素 肥力 大棚 炼苗 成活率 培育 移栽 增高 树干 病变 取材 标准化 采集 发育 种植 管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泡桐树苗栽培及管护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营养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S1、营养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S2、种根采集;S3、埋根;S4、培育、炼苗和移栽;S5、种植;S6、管理;所述复合营养素包括氮、磷、钾元素、微量元素和复合氨基酸。本发明使用的微生物肥,可向土壤中增加有益微生物数量,增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和整体活性,减少化肥用量,从而明显提高土壤的肥力,可使苗木发育优良,树干直,增高增粗,提升品质,同时可使木质纤维变化,树冠中心由空心变实心,产量增加20%以上,提升取材率;本发明采用标准化培育大棚,减少占地面积,降低了泡桐苗木病变的机率,提高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木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泡桐树苗栽培及管护新方法。
背景技术
泡桐树,为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泡桐属(Paulownia)毛泡桐的统称。属于落叶乔木共7种,均产我国,除东北北部、内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区外全国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区正在引种。白花泡桐在越南、老挝也有分布,有些种类已在世界各大洲许多国家引种栽培,主要用其木材。我国具有完整的泡桐属植物种群,这为选育良种,实现泡桐生产良种化提供了有利条件。泡桐树皮灰色、褐色或黑色。幼树树皮光滑但皮孔显著,大树逐渐纵裂,叶枝稀疏,树冠呈圆锥状或伞状。大多数树种属假二杈分枝顶芽越冬后枯萎,叶对生,叶大而长柄,随树龄增大叶面积逐渐变小,花序为聚伞圆锥形,花具柄,花萼肉质,倒圆锥状或钟状,花冠大,紫色或白色。果为蒴果,卵状或椭圆状,种子椭圆状,很小,数量多。
泡桐树一直是广大群众所喜爱的用材和改善环境的主要树种之一,其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经济价值高。泡桐树为本土树种,是生态环境友好树种,在我国用材林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在泡桐栽培过程中,当泡桐幼苗长出1-2对真叶时容易患上泡桐炭疽病,泡桐炭疽病主要危害泡桐叶片、叶柄和嫩梢。开始发病,叶片受害初期,病斑为失绿的点状,后扩大为褐色近圆形,周围为黄绿色,直径约1毫米。在雨后或泡桐树湿润时,病斑上常产生粉红色分生孢子堆或黑色小点,后期病斑常破裂,病叶早落,导致存活率低,而且在传统的栽培管护方法下的泡桐树种植周期长,发病率高,树冠中心空心且脆,经不起大风吹,树干不直,取材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泡桐树苗栽培及管护新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泡桐树幼苗期发病率高,种植周期长,树冠中心空心且脆,树干不直,取材率低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泡桐树苗栽培及管护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营养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
将基质黄泥、椰糠、泥炭土和复合营养素均匀混合,然后装入规格为14cm×16cm的黑色塑料基质杯中;
S2、种根采集:
选择直径为5~10mm的幼根,挖根时尽可能地挖出较完整的根,以方便辨认根的上下端,挖回随即剪成6~8cm的根段,放置室内4~6天,让其自然失水,使种根的含水率为10~15%;
S3、埋根:
在S1中黑色塑料基质杯中按种根的长度和直径挖一小穴,将S2中自然失水后的种根按上顶下底的正确方向放入种根,根段上覆盖营养基质,营养基质覆盖至离杯口0.5~1cm处;
S4、培育、炼苗和移栽:
将S3中装有种根的黑色塑料基质杯统一摆放到规格为10cm×1.67cm的棚内苗床,整齐成排摆放,株与株、排与排之间要挤紧,每个苗床上放置1500杯,待全部摆放完毕后,打开喷淋系统进行统一浇水,根据苗木生长需要,通过遮阴网、喷淋系统和通风设施调节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培育7天后降低棚内的湿度继续培育20-30天,当苗木生长至20-25cm高,将苗木分级并移至低架炼苗床上炼苗10~15天,即可移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政璋,未经陈政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