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用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0603.4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6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鲍浩;徐港;王华锋;赵鹏;王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轻钢龙骨 弹簧拉力计 激光测距仪 垫板 静载试验装置 检测 建筑用 试验台 加载 卷扬机 卷扬机钢丝绳 磁力表座 加载测量 检测结果 绳索连接 上端 试验 下端 拆卸 绳索 组装 测量 重复 | ||
一种建筑用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垫板、卷扬机、试验台、加载绳索、弹簧拉力计和多个激光测距仪;各激光测距仪通过磁力表座安装在试验台上,垫板放置在待试验轻钢龙骨上,弹簧拉力计上端通过加载绳索连接垫板中部,弹簧拉力计下端连接卷扬机钢丝绳,各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轻钢龙骨高度。本发明的加载测量试验台可以避免检测平台的重复组装和拆卸,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用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轻钢龙骨作为一种建筑用装饰材料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会影响其正常的使用状态,依据相关规范需对其服役状态进行检测,其中力学性能是重要的检测项目之一,且静载试验是其重要的检测手段。依据国家规范《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的规定,轻钢龙骨静载试验需要检测其加载挠度和残余变形量,而目前建筑用轻钢龙骨静载试验没有统一的试验设备,检测方法也较为复杂。当前轻钢龙骨静载试验方法中存在以下问题:(1) 普遍采用脚手架作为检测平台,但是在进行不同测点静载试验时,需要对脚手架进行组装,组装过程繁琐,且每一次组装只能检测一种型号或者间距的轻钢龙骨;(2) 在脚手架上精确安装用于测量轻钢龙骨加载挠度和残余变形量的位移计较为困难,且由于组装的脚手架不牢靠,碰擦脚手架会导致位移计读数变化,影响静载试验结果;(3) 轻钢龙骨的型号较多,不同型号龙骨静载试验的加载挠度不同,而位移计的量程一般较小,当加载挠度大于量程时,轻则无法继续完成检测,重则导致位移计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及检测方法,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包括垫板、卷扬机、试验台、加载绳索、弹簧拉力计和多个激光测距仪;各激光测距仪通过磁力表座安装在试验台上,垫板放置在待试验轻钢龙骨上,弹簧拉力计上端通过加载绳索连接垫板中部,弹簧拉力计下端连接卷扬机钢丝绳,各激光测距仪用于测量轻钢龙骨高度。
垫板中部开设有通孔,加载绳索穿过通孔与限位球固定连接,在垫板表面设有网格纹,通孔位于网格纹中部。
在激光测距仪上安装有水平仪。
一种使用轻钢龙骨静载试验装置对轻钢龙骨进行检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阶段,依次完成垫板安装、加载绳索安装及垂直调整、磁力表座安装、激光测距仪安装及垂直调整;
第二步、加载阶段,启动卷扬机,收紧加载绳索实现对垫板的加载,进而实现对轻钢龙骨的加载,使得弹簧拉力计拉力的增加值达到目标荷载值的要求;依据规范《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持载5 min后得到轻钢龙骨的加载挠度值;
第三步、卸载阶段,调节卷扬机控制器实现卸载,直至加载绳索完全松弛;依据规范《建筑用轻钢龙骨》(GB/T 11981-2008)卸载3 min后得到轻钢龙骨的残余变形量;
第四步、试验结束,关闭卷扬机,整理所有仪器设备,依据规范《建筑用轻钢龙骨》(GB/T11981-2008)处理检测结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1.现有的轻钢龙骨检测台需要临时搭建且检测设备不方便组装,本发明的加载测量试验台可以避免检测平台的重复组装和拆卸,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本发明可以在地面实现对轻钢龙骨加载和挠度变形的测量,避免在脚手架上检测这一传统方法带来的操作不便和试验误差;
3.采用卷扬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轻钢龙骨的加载、持载和卸载,操作简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6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