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0733.8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7 |
发明(设计)人: | 周丽芬;朱念;雷捷;汪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沈林华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dn 架构 信息 转换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和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将多种数据模型如YANG模型、流表模型通过映射文件加载,转换成对应的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可无缝实现SDN架构下使用网络配置管理协议进行配置下发管理。本申请采用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作为传统设备与数据模型的转换,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灵活集合多样化,可以支持多种数据模型与不同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不需要针对单个命令行CLI的特殊定制,更有利于对传统设备同时兼容支持多种数据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命令行界面(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是通信设备使用最广泛的网络管理协议,通过视图实现将相关的功能配置组合成配置场景,用配置场景来对设备进行配置管理。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该协议是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IETF,InternetEngineering Task Force)定义的internet协议簇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网络设备生产厂家都实现了对SNMP的支持。SNMP使用信息管理库(MIB,Module Information Base)作为其管理对象。
网络配置协议(NETCONF,Network Configuration Protocol)发布于2006年,是IETF发布的标准协议。NETCONF是一种基于XML之上的,所有的配置数据和协议消息都用XML表示,XML可以表达复杂的、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模型化的管理对象。现在NETCONF广泛的使用YANG模型(YANG Model)作为管理对象。
OpenFlow协议用来描述控制器和交换机之间交互所用信息的标准,以及控制器和交换机的接口标准。协议的核心部分是用于OpenFlow协议信息结构的集合。OpenFlow处理的管理对象是流表(FlowTable)。
未来通信设备对SDN架构的支持,需要灵活支持多种网络配置管理协议,例如NETCONF和OPENFLOW等协议,就引入了多种数据模型。例如YANG模型、流表等。现有的设备只支持CLI或SNMP,不支持NETCONF,OPENFLOW等。不同的协议中的数据模型都不相同,因此无法快速对传统的设备实现SDN架构的自动化配置和管理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和系统,在SDN架构下实现传统设备兼容配置下发管理。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SDN架构的信息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照业务的组合方式定义不同的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
加载网络配置管理协议的数据模型的扩展信息,加载所述数据模型与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文件,建立数据模型与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关系;
接收到网络配置管理协议客户端发送的请求信息时,提取出请求信息中的数据模型信息;
根据扩展信息和映射文件,将提取出的数据模型信息转换成对应的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并发送至CLI代理系统处理。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映射文件中包括数据模型的节点名称、数据类型、路径以及对应的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信息,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信息包括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类名称、CLI名称和CLI的元素名称。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信息还包括CLI的视图模式、子视图、是否为key值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加载数据模型的扩展信息,加载数据模型与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文件,建立数据模型与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关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加载数据模型的扩展信息,加载数据模型与命令行场景管理对象的映射文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0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