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熔炼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485.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3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张海峰;刘文强;汤广全;李宏;付华萌;朱正旺;王爱民;李正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2C45/10 | 分类号: | C22C45/1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锆基非晶 合金 熔炼 方法 | ||
1.一种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1)将海绵锆进行预处理,得到锆电极;
(2)将坩埚安装于感应器内,烘焙并抽真空,通过线圈感应加热,对坩埚进行预热;
(3)向坩埚中加入锆电极,充入保护气体,线圈感应加热至熔化;
(4)熔化预制时间后打开二次加料装置,向坩埚中加入剩余的合金原料,线圈感应加热至熔化均匀,倒入模具,冷却,得到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
预处理包括:将海绵锆进行机械压实,将海绵锆从蜂窝结构变为实心结构,得到锆电极;
剩余的合金原料为铌、铜、镍、铝和钇中的至少一种;
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氧含量为0.03~0.05ppm,氮含量为0.002~0.005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预热的功率为10~20kW,保温4~10小时,预热温度为500~1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锆电极和剩余的合金原料的线圈感应加热的功率为20~70kW,加热的温度为1000~160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锆基非晶合金母合金的熔炼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制时间为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48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