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杂交授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654.9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178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姚启伦;李文博;黄美瑕;陈发波;高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李杰梅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杂交 授粉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杂交授粉器,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盛装花粉的箱体,箱体与壳体固定,箱体内穿设有转轴,转轴与箱体的接触面动密封,转轴的一端穿出箱体和壳体后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电动机与壳体固定,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箱体和壳体后在其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一,安装块一上背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玉米雌穗的苞叶进行修剪便于露出花丝的刃部,安装块一的中部开设有用作花粉通道的通孔一,通孔一的末端设置有控制花粉流出的蝶阀,通孔一的顶端与转轴内部开设的盲孔连通,盲孔与转轴同轴,转轴位于箱体内的部分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盲孔贯通的通孔二。本发明操作简单,可降低人工授粉的劳动强度,提高杂交授粉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玉米育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玉米杂交授粉器。
背景技术
在进行玉米育种时,为了提高产量,育种家们都要进行杂交系的繁殖,在实际育种过程中,因干旱或其它原因导致的花期不遇是经常遇到的问题,即玉米的雄穗散粉已经结束,但雌穗因苞叶过长或者苞叶包裹较紧却还未吐丝,这就为授粉带了来不小的麻烦。现有研究成果表明,花丝的各个部位都有接受花粉而受精的能力,因此,针对花期不遇的常用操作方法是人工将苞叶水平剪去,露出里面的花丝,然后人工给花丝授粉,而这样的操作劳动强度高,时间和经济成本大,目前还没有专门利用该技术而进行杂交授粉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授粉器具,其操作简单,可降低人工授粉的劳动强度,提高杂交授粉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玉米杂交授粉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盛装花粉的箱体,所述箱体与壳体固定,所述箱体内穿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箱体的接触面动密封,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箱体和壳体后与电动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动机与壳体固定,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出箱体和壳体后在其末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一,所述安装块一上背离转轴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玉米雌穗的苞叶进行修剪便于露出花丝的刃部,所述安装块一的中部开设有用作花粉通道的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末端设置有控制花粉流出的蝶阀,所述通孔一的顶端与转轴内部开设的盲孔连通,所述盲孔与转轴同轴,所述转轴位于箱体内的部分外壁上开设有多个与盲孔贯通的通孔二。
进一步的,所述刃部倾斜设置,且与安装块一的表面夹角呈20°到35°。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箱体连通的通口,所述通口上可拆卸连接有至少一个锥形漏筛,所述锥形漏筛背离壳体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密封旋盖。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端设置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上设置有供电装置和控制开关,所述供电装置通过控制开关分别与电动机和蝶阀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刃部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块三,所述安装块三与安装块一固定,所述安装块三上设置有用于将花粉均匀散在花丝上的刷体,所述刷体倾斜设置,且与安装块一的表面夹角呈20°到35°,所述刷体内部开设有用作花粉通道的多个通孔三,所述通孔三分别与蝶阀下方的通孔一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一上设置有位置调整装置,所述位置调整装置的移动体上固定安装块二,所述安装块二与刃部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整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安装块一的侧壁固定,所述电动推杆的推杆设置在安装块一表面开设的安装槽内,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末端与安装块二固定,所述安装块二与安装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块一上还设置有用于将花粉抽出箱体的风机,所述风机的抽风筒与通孔一连通,所述风机通过控制开关与供电装置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玉米杂交授粉器,利用电动机带动转轴旋转,同步的带动其末端的刃部旋转切割苞叶,使得苞叶里面的花丝露出后,打开蝶阀,使得花粉流通的通道打开,花粉经由盛装花粉的箱体、位于箱体内的部分转轴上开设的花粉通道撒到花丝上,完成授粉过程。本装置操作简单,可降低人工授粉的劳动强度,大幅提高了授粉效率,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