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1762.6 | 申请日: | 201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7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童晓冲;吴翔宇;雷毅;李贺;郭从洲;赖广陵;李想;陈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51 | 分类号: | G06F16/51;G06F16/53;G06F16/56;G06T7/13;G06T7/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刘昕;南霆 |
地址: | 450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间 数据 边界 处理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空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基于网格组织的空间数据对应的多尺度网格集合中的边界顶点坐标集合;基于边界顶点坐标集合建立第一水平边集合和第一垂直边集合;基于边界顶点坐标集合、第一水平边集合和第一垂直边集合,确定用于连接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相邻坐标的目标坐标集合;基于目标坐标集合,生成空间数据的区域边界。本申请公开的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在保证一定精度的同时使计算的效率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间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已有上百颗卫星同时在轨进行对地观测任务,每天将获取海量的空间数据,海量的空间数据可以满足用户或管理者根据不同任务需求查询所感兴趣的遥感影像,例如查询某地区在某一时间段的卫星影像,或是查询满足特定光谱波段和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其中计算影像的多重区域覆盖是查询业务中的一项基本操作。
计算多重区域覆盖常使用叠置分析中的间接方法来实现,间接方法一般先将参与叠置的多边形图形转换为栅格图形,再进行栅格图形之间的叠置,最后将叠置结果转换回矢量多边形图形。
目前间接方法只能处理单尺度的网格,并且在单尺度网格处理过程中,受到网格数目的限制,所得边界拟合精度较低,若通过增加网格数量来提升精度会导致计算效率非常低,不利于大数据量复杂图形间的叠置分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空间数据覆盖区域计算过程中计算效率和拟合精度不能兼顾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种空间数据边界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基于网格组织的空间数据对应的多尺度网格集合中的边界顶点坐标集合;
基于边界顶点坐标集合建立第一水平边集合和第一垂直边集合,其中,第一水平边集合中的第一水平边用于表示多尺度网格集合在水平方向上的外缘边,第一垂直边集合中的第一垂直边用于表示多尺度网格集合在垂直方向上的外缘边;
基于边界顶点坐标集合、第一水平边集合和第一垂直边集合,确定用于连接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相邻坐标的目标坐标集合;
基于目标坐标集合,生成空间数据的区域边界。
可选的,获取基于网格组织的空间数据对应的多尺度网格集合中的边界顶点坐标集合,包括:
遍历多尺度网格集合中的顶点坐标,根据出现奇数次数的顶点坐标生成边界顶点坐标集合。
可选的,基于所述边界顶点坐标集合建立第一水平边集合和第一垂直边集合,包括:
根据横坐标值的大小依序利用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纵坐标值相同的边界顶点两两生成第一水平边;
根据纵坐标值的大小依序利用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横坐标值相同的边界顶点两两生成第一垂直边;
根据生成的第一水平边建立第一水平边集合,根据生成的第一垂直边建立第一垂直边集合。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边界顶点坐标集合、所述第一水平边集合和所述第一垂直边集合,确定用于连接所述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相邻坐标的目标坐标集合,包括:
从所述边界顶点坐标集合中选取其中一个顶点坐标作为目标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17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批量数据导入图像数据库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不动产测绘成图处理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