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熔点低银无镉银钎料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2772.1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809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杰;蒋俊懿;蒋汝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5/30 | 分类号: | B23K35/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橙知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1 | 代理人: | 李品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点 低银无镉银钎料 | ||
一种低熔点低银无镉银钎料,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数配比是:11.0%~13.0%的Ag,36.0%~43.0%的Zn,0.01%~0.05%的Sn,0.01%~0.05%的In,0.01%~0.05%的Zr,0.01%~0.05%的Sc,余量为Cu。使用银板、阴极铜、锌锭、锡锭、金属铟、铜锆合金、金属钪,按成分配比加入。采用中频冶炼工艺冶炼、浇铸,然后通过挤压、拉拔,即得到所需要的钎料丝材。本发明的钎料固相线温度≤765℃,液相线温度≤795℃。配合市售FB102钎剂,钎焊紫铜‑不锈钢、紫铜‑黄铜、黄铜‑不锈钢时,钎焊接头抗剪强度分别达到与对比例(BAg45CuZn钎料)相当的水平,优于现有BAg12CuZn(Si)钎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类的钎焊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熔点低银无镉银钎料。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文献如GB/T 10046-2018《银钎料》中推荐的BAg45CuZn钎料,其熔化温度范围为固相线665℃,液相线745℃,是市场上非常受钎料用户钟爱的钎料。但是,其45%±1%的Ag含量,对于很多竞争激烈的行业来说“材料成本”偏高,降低银钎料中Ag的含量一直是相关制造业追求的目标。
作为BAg45CuZn钎料的“替代品”,BAg35CuZn、BAg34CuZnSn、BAg30CuZn、BAg25CuZn钎料,除了钎料的固相线、液相线温度高于BAg45CuZn钎料外,大部分性能指标均能“接近”BAg45CuZn钎料,但是,Ag含量仍然“偏高”,因此,近年来,含银量更低的钎料如BAg20CuZn(Si)、BAg12CuZn(Si)、BAg5CuZn(Si)陆续被研发出来,但是,上述三种钎料的液相线温度均在810℃以上,易造成材料的“过烧”、“软化”,不利于许多材料或结构的钎焊。
本申请人进行了文献检索,在已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虽然见诸有新型低银钎料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1310308083.6推荐的“一种连接黄铜和不锈钢的银钎料”,其Ag含量在18~22wt.%范围,固相线温度在640~690℃,液相线温度在770~800℃;CN200910097817.4提供的“含锂和铌的无镉银钎料及其生产方法”,其固相线温度在725℃~735℃,液相线温度在760℃~770℃;CN201610500401.2推荐的“一种含锰、锡的无镉低银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其Ag含量在13~19wt.%范围,固相线温度在685℃,液相线温度在765℃等等。此外,已有无镉银钎料能够降低熔化温度(或称固相线温度、液相线温度)的共同特点是添加至少一种或多种低熔点元素如Sn(熔点231.9℃)、In(熔点156.6℃)、Li(熔点180.5℃)以及能降低钎料熔点的Ni元素等。由于In、Li属于“稀有元素”,全世界的年产量亦很有限,In的价格与白银相当或高于白银,Li的价格约在800-1000元/kg,远远高于Cu(约为35-40元/kg),因此,不具备大批量应用的价值;Sn元素价格不高且储量丰富,但是,大量添加,由于易形成硬而脆的金属间化合物Cu6Sn5,造成银钎料“加工困难”,除了在BAg60CuSn钎料中Sn的添加量可以达到9.5%~10.5%外,在Ag-Cu-Zn-Sn系列钎料中一般添加量均在1.5%~2.5%,个别如BAg56CuZnSn中Sn的添加量为4.5%~5.5%(参见GB/T 10046-2018《银钎料》第4页表1(续))。
但是,并不限于这些文献公开的新型银钎料,在主成份为Ag、Cu、Zn元素(不含磷元素),归类为GB/T 10046-2018的银钎料,Ag含量小于20%、In、Sn等微量元素含量低于0.15%的无镉银钎料,均未见润湿铺展性能、钎缝力学性能等性能能够接近BAg45CuZn钎料、液相线温度低于800℃的“低银钎料”的报道。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并且有益的试验,本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发明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金华市双环钎焊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7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