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滤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2876.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66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0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志伟 |
主分类号: | B01D53/88 | 分类号: | B01D53/88;B01D53/86;B01D53/72;B01D46/00;A61L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张国香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催化 空气净化 | ||
1.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由多个滤芯基本单元阵列排布而成,所述滤芯基本单元包括:
进气端,用于将空气导入滤芯基本单元内;
净化部,用于为导入滤芯基本单元的空气提供净化处理空间;
出气端,用于将净化后的空气导出滤芯基本单元;
所述进气端、净化部、出气端内腔依次密封连通;
光催化装置,设置在所述滤芯基本单元的内部和外部,用于对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催化净化处理;
所述滤芯还设有检测控制设备,所述检测控制设备包括控制器、设置于进气端端部的气体流量传感器(6)、设置于出气端端部的气体质量传感器(7);
所述控制器与光源的控制件、抽风机的控制件电性连接;
所述气体流量传感器(6)用于检测滤芯基本单元内腔及外侧的气体流速;
所述气体质量传感器(7)分别检测滤芯基本单元内腔及外侧的气体净化质量;
所述控制器含有一个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气体流量传感器,其引脚1连接有电压输入端,其引脚3接地,且引脚1、3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1,其引脚2依次串联有电阻R1、电感M1;
气体质量传感器,其引脚1连接有电压输入端,其引脚3接地,且引脚1、3之间还连接有电容C2,其引脚2依次串联有电阻R2、电感M2;
电容C3,其上端与电感M1的右端相连,下端与电容M2的右端相连;
增益器T1,其正相输入端与R4串联,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R6、R7,其负相输入端分别连接有电容C3的下端、电阻R3、电容C4,其输出端与R5一端相连;
电容C4,其上端与所述增益器T1的负相输入端相连,其下端接地;
电阻R5,其另一端依次串联有电阻R6、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接地;
稳压二级管P1,其正极与R5的右端相连,其负极与稳压二极管P2的负极相连,稳压二极管P2的正极接地;
频率变送器W1,其引脚1分别连接有电阻R8、二极管D2的正极,二极管D2的负极接地,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源;其引脚2Y与稳压二级管P1的正极相连;其引脚3、4接地;其引脚5、9接电源输入端;其引脚8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5一端,二极管D3的正极接地,电容C5的另一端与引脚7、引脚6相连;引脚6还与并联的电阻R9、电容C6连接,引脚6、电阻R9、电容C6接地;
增益器T2、增益器T3,二者的负相输入端连接频率变送器W1的引脚7输出的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与增益器T2、增益器T3的正相输入端连接的电阻R10、R11、R12组成的比较电路进行电压对比,增益器T2的输出端与紫外线的控制件L1相连,增益器T3的输出端与抽风机的控制件L2相连;
所述进气端为空气进口(1),呈管状结构,一端为自由端,另一端连通有异形滞留空气流道(2);
所述净化部为异形滞留空气流道(2),由多个空气滞留腔体(3)首尾叠放串联而成,多个所述空气滞留腔体(3)的内腔连通;
所述出气端为空气出口(4),呈管状结构,一端与所述异形滞留空气流道(2)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
所述光催化装置为光催化涂层,附着在所述空气进口(1)、异形滞留空气流道(2)、空气出口(4)的内腔表面上及外壁上;所述异形滞留空气流道的内壁和外壁均用光催化材料浸渍处理,并置于空气中常温固化或用300-800℃高温焙烧3-30min;所述异形滞留空气流道的材质为石英玻璃、钠玻璃或钾玻璃,异形滞留空气流道的二氧化硅含量为60%-99.9%;
所述净化部由一种或多种形状的空气滞留腔体(3)构成,所述空气滞留腔体(3)的形状为葫芦体形、椭球体形、立方体形或者锥体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端、出气端的端面呈圆形或多边形,多个滤芯基本单元以圆形或正多边形阵列排布,在所述圆形或正多边形阵列中央设置有用于放置光源的缺口(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催化空气净化滤芯,其特征在于:滤芯基本单元的进气端的外壁呈圆柱形或多边形结构,其内腔管道的直径沿空气流动方向逐渐变小,且内腔管道的表面为圆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志伟,未经赵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8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