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壤有机质培育功能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22964.2 申请日: 2019-07-11
公开(公告)号: CN110204402A 公开(公告)日: 2019-09-06
发明(设计)人: 周立峰;康建军;杨荣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3/04 分类号: C05G3/04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李艳华
地址: 7300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玉米秸秆 碳氮比 培育 制备 尿素 磷酸二氢钾 重量百分比 氨化处理 胶原蛋白 养分转化 原料组成 农田 水肥 沸石粉 土壤 应用 生态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有机质培育功能肥,该功能肥的碳氮比为5.0~30.0,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玉米秸秆71.0~77.6%、尿素0.4~7.0%、磷酸二氢钾20%、胶原蛋白1.0%和沸石粉1.0%。本发明还公开了该功能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利用玉米秸秆与尿素的不同比例,通过氨化处理制成具有不同碳氮比的土壤有机质培育功能肥,从而提高土壤的水肥涵养能力与养分转化能力,可广泛应用于不同地力农田(特别是低地力农田)的有机培育过程中,有利于农业的优质、高效、生态及可持续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有机质培育功能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秸秆是农业生产的副产品,其产量随着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而增加。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拥有量居世界首位。

农作物秸秆是地球上第一大可再生资源,是农作物的重要副产品。秸秆焚烧一方面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其在焚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硫、苯丙吡等有害物质会污染空气,从而危害人体健康。作物秸秆的科学还田已成为农业生产中的凸显问题,并越发引起社会与舆论的关注。当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秸秆已在农田肥料、动物饲料、民用生活、建筑材料、工业发电、化工产品、纺织产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我国对秸秆的综合利用可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⑴秸秆用作农村生活能源。农村生活能源是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占到了秸秆消耗量的45.0%左右。秸秆直接燃烧是其作为农村生活能源的主要方式,然而该利用方式的能源利用率仅为13.0%左右。秸秆气化技术是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通过对秸秆不完全燃烧或干馏,获得可燃气作燃料。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秸秆生物发酵技术,通过该技术生产的沼气可将能源利用率提高2.0~4.0倍。以沼气、生物质能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缓解了农村地区能源供应短缺的情况,改善了农村环境质量,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适应了现代化新农村的发展需求,是一种规模化利用秸秆的理想方式。

⑵秸秆用做饲料。饲料也是秸秆利用的主要方式,占到了秸秆消耗量的30.9%左右。秸秆饲料化不仅能保护环境,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秸秆中含有较高的粗纤维限制了瘤胃中微生物和消化酶对细胞壁内溶物的消化作用,致使秸秆适口性和营养性差,无法被动物高效地吸收利用。因此,如何提高秸秆饲料化的水平显得尤为重要。秸秆饲料化主要是利用青贮、揉搓丝化、压块等处理技术, 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 是解决草食家畜饲料来源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畜牧发展增值增收的重要途径。

⑶秸秆用作肥料。秸秆作为有机肥还田目前尚不足秸秆消耗量的20%,其利用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秸秆堆沤还田。其特点是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劳动强度高、产出量少、成本较高。基于农村劳动力的减少,目前该技术在农村的应用逐步减少。基于工艺特点及成本考虑,该技术需在较大规模下应用,目前主要在我国东北地区推广使用。

②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在20 世纪80 年代便在我国得到试验及示范。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程度高、秸秆处理时间短。然而,由于政策及认识的不到位,秸秆还田的实施面积与可实施面积相距还很大。机械化秸秆还田大致可分为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和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根茬粉碎还田技术主要是把农作物茎秆加以清除,通过机械装置就地粉碎所剩余的根茬。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是指把秸秆集中后通过机械装置粉碎,并在耕地表面进行覆盖式抛洒,最后将土壤表层粉粹秸秆深翻至土中的过程。根茬粉碎还田技术就地深翻,应用方便,便于播种机播种。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可用于软硬秸秆的处理(如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应用范围更广;此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对秸秆的粉碎程度更高,更有利于秸秆的分解。

③生化快速腐熟技术。这是一种应用国际20世纪 90年代先进生物技术,使用现代化设备和手段控制生产过程,将秸秆制造成优质生物有机肥的先进方法,是当前利用高新技术,大规模、高效率生产有机肥料的最佳途径。但存在生产设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及国产化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