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型材阳极氧化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2987.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潘祖堂;熊茂清;袁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0 | 分类号: | C25D11/10;C25D11/12;C25D11/16 |
代理公司: | 合肥未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叶丹 |
地址: | 242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型材 阳极 氧化 电解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工艺 | ||
1.一种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阳极氧化的电解液由植酸、黄腐酸、pH调节剂和水构成,植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70~90g/L、黄腐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35~55g/L,电解液的pH值为2.0~2.8;所述pH调节剂为浓度为0.05~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
所述铝型材阳极氧化电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植酸溶液:将植酸溶于水中制得浓度为175~225g/L的植酸溶液;
(2)配制黄腐酸溶液:将黄腐酸溶于水中制得浓度为87.5~137.5g/L的黄腐酸溶液;
(3)制备电解液:将步骤(1)制得的植酸溶液与步骤(2)中制得的黄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采用超声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向搅拌中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浓度为0.05~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混合溶液的pH值为2.0~2.8,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水制得电解液,植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70~90g/L、黄腐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35~55g/L;
所述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还包括以下步骤:
(a)第一次阳极氧化:将铝型材放入电解液中进行第一次阳极氧化,氧化温度为20~30℃,电压为35~50V,时间为40~70min;
(b)侵蚀:将经步骤(a)处理的铝型材放入质量百分浓度为5~6%的磷酸溶液中,在温度为10~30℃的环境中进行侵蚀3~4h;
(c)第二次阳极氧化:将步骤(b)侵蚀的铝型材放入制备的电解液中进行第二次阳极氧化制得耐腐蚀铝型材,氧化温度为20~30℃,电压为35~50V,时间为40~70min。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植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80g/L、黄腐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40.8g/L,电解液的pH值为2.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植酸溶液的浓度为200g/L,步骤(2)中黄腐酸溶液的浓度为102g/L,步骤(3)中混合溶液的pH值为2.8,植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80g/L、黄腐酸在电解液中的浓度为40.8g/L。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氧化温度为25℃,电压为35V,时间为70min;步骤(b)中磷酸溶液的质量百分浓度为6%,在温度为10℃的环境中进行侵蚀3h;步骤(c)中氧化温度为25℃,电压为35V,时间为70min。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次阳极氧化步骤之前还包括预处理步骤,预处理步骤包括清除表面氧化膜:用光纤激光器高能辐射铝型材表面,清除表面氧化膜,激光功率为38~45W,扫描速度为4650~4825mm/s,频率为2235~2265khz,脉宽为80~110ns。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处理步骤的清除表面氧化膜之前,增加超声除油:将铝型材浸没到温度为55~60℃,浓度为2~2.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超声处理4~6min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冷风吹干。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型材的阳极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在预处理步骤的超声除油之前,增加打磨清洗:将铝型材依次用200~800#的水砂纸打磨,除去毛刺及异物后,用蒸馏水冲洗,冷风干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科蓝特铝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29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