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自动浸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3236.3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市伟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徐玲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自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自动浸锡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浸锡槽、调节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浸锡槽,所述支撑机构顶部远离浸锡槽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且位于浸锡槽与下料机构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锡炉温度控制恒定后,浸锡深度通过使用压力传感器实时检测锡槽内锡液重量,通过数学模型换算出当前锡液高度,再用PLC控制器加高精度伺服控制机构进行精确运动控制,叠加原有的锡液液面探针检测进行原点确立的方式,能够将正常连续生产时的控制精度提高到正负0.07个毫米,不光能够完全按最佳的工艺温度生产,浸锡精度也提高了近4倍,并且通过旋转机械手循环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自动浸锡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用品,而提供网络的硬件支撑就是交换机,每个交换机内部都会使用大量的网络变压器进行电信号的过滤与抗干扰。网络变压器的性能也就直接影响了整个网络设备的性能。
在现有的网络变压器生产中,有两种方式进行线头的浸锡工作,一种是使用内锡槽升降的方式,这种工作方式,精度一般能控制在正负0.1个毫米,但有个衍生的问题是,当内锡槽升起时,锡液有很大的温降,当锡炉内的温度再260度时,内锡槽升起后的浸锡温度会有15-25度的温降,造成货品的上锡效果达不到工艺最佳值,第二种方式是使用探针追随锡炉液位变化的方式,这样虽然能够保证浸锡温度与工艺要求温度一致,但浸锡的精度确大打折扣,最多只能控制在正负0.25个毫米,这样的货品严格说也是不合格的,特别是对于华为、思科等大型跨国企业对产品质量要求极高的厂家是不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自动浸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自动浸锡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浸锡槽、调节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支撑机构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浸锡槽,所述支撑机构顶部远离浸锡槽的一侧设有下料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顶部且位于浸锡槽与下料机构之间设有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由缓冲槽、压力传感器和支撑台组成,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一侧开凿有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浸锡槽,所述浸锡槽内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浸锡槽内壁且远离温度传感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液位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机构由升降柱、升降滑槽、升降滑块、调距气缸、调距滑套、调节横梁、夹持箱、夹持气缸、夹持杆、升降丝杆、一号伺服电机、旋转轴、从动齿轮、二号伺服电机、主动齿轮和调节腔组成,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中央位置转动连接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的内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升降丝杆,所述升降柱的顶部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一号伺服电机,两个所述一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对应的升降丝杆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两侧均开凿有升降滑槽,所述升降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与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升降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节横梁,所述调节横梁的外侧滑动连接有调距滑套,所述升降滑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调距气缸,所述调距气缸的输出端与调距滑套固定连接,所述调距滑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夹持箱,所述支撑台内部且位于升降柱下方设有调节腔,所述调节腔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从动齿轮的顶部与升降柱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外侧固定套有从动齿轮,所述调节腔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二号伺服电机,所述二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下料机构由外齿圈、三号伺服电机、旋转齿轮、固定轴、下料气缸、固定侧板和下料推板组成,所述支撑台顶部远离缓冲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下料气缸,所述下料气缸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下料推板,所述固定轴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物料台,所述物料台的底部固定套有外齿圈,所述支撑台内部固定安装有三号伺服电机,所述三号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从支撑台的顶部穿出且固定安装有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与外齿圈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市伟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市伟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