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用债风险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23420.8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0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宏伟;王林鹏;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宏伟;王林鹏;陈亮 |
主分类号: | G06Q40/02 | 分类号: | G06Q40/02;G06Q40/06 |
代理公司: | 11619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广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181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债券 信用 风险管理 评估信息 信用状况 信用状态 预设 量化 存储介质 高性价比 固定收益 评估结果 评估指标 预测结果 输出 证券 申请 帮助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信用债风险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获取与多种评估指标对应的多组评估信息,将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预设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入,并根据所述预设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出得到所述信用债的信用状况,根据所述信用债的信用状况对所述信用债进行风险管理,从而通过信用债的信用状态变化情况,给出信用状态评估结果和预测结果,以帮助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证券的投资人规避债券违约风险,并选取优质和高性价比债券。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用债风险管理方法、装置、 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信用债券,亦称“无担保债券”,没有以指定的财产抵押为保障,完全以发 行主体的良好信誉而发行的债券。可简称为信用债。
近年来,信用债券违约频发,持仓债券违约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违约后的债务追讨即使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终能够足额追回的可能性也较 小。因此,信用债券的风险控制十分重要,需在选券时甄别优质债券,持仓中 对入仓债券风险监控,从源头上避免入手高风险债券,以及在监测的过程中剔 除高风险债券,从而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损失,而获得收益。
国内外专业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评级的定义基本相同,简单地说是指通过 对经营水平、财务状况、管理能力、所处外部环境等可能影响被评对象信用等 级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以打分卡的形式综合判断债务人按时偿还债务本 息的意愿与能力,用简单明了的符号加以表示,并展示给投资者的一种评价或 咨询行文。信用评级流程涵盖评级准备、初评、终评、等级确定、跟踪评级、 归档六个阶段。信用评级类别主要包括主体信用评级和债券信用评级。
因目前国内市场对发行主体最低信用等级有门槛要求,导致在发行主体付 费模式下,信用评级结果虚高,公信力不足。针对突发事件,现有信用评级方 案反应较慢,断崖式信用评级现象时有发生。以财务为主,专家模型为辅的评 价方式,存在主观性较强的问题,这会导致部分企业信用等级倒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用债风险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以对信用债券进行监测和风险管理,规避投资风险。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用债风险管理方法,包括:
获取与多种评估指标对应的多组评估信息;
将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预设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入,并根据所述 预设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出得到所述信用债的信用状况;
根据所述信用债的信用状况对所述信用债进行风险管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预设 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包括底层模型层、中部模型层和扩展模型层,则所述将 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预设债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入,并根据所述预设债 券风险违约量化模型的输出得到所述信用债的信用状况,包括:
将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底层模型层的输入,得到多种指示信用债风险状 况的第一输出结果;
将所述第一输出结果作为中部模型层的输入,得到指示信用债中产业债信 用状况的第二输出结果;
将所述第二输出结果与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扩展模型层的输入,得到指 示信用债中金融债和城投债信用状况的第三输出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法中,所述底层 模型层包括流动性风险预测模型、财务粉饰度风险评估模型、股债联动风险评 估模型、社会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则将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底层模型层的输 入,得到多种指示信用债风险状况的第一输出结果,包括:
将多组所述评估信息作为所述流动性风险预测模型的输入,得到指示发债 主体现金流流动性风险的第一输出结果;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宏伟;王林鹏;陈亮,未经林宏伟;王林鹏;陈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业务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