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力水力多向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3644.9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7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太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3/00 | 分类号: | F03B13/00;F03D9/25 |
代理公司: | 贵阳贵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15 | 代理人: | 施冬兰;蒋琳琳 |
地址: | 553408 贵州省六盘水***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力 水力 多向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力水力多向发电装置,水力入口和水力出口之间形成相对于发电机密封的水力通道,风力转轴和水力通道相互垂直布置;水力发电组件由安装在连接板内侧的第二转子以及安装在连接板外侧且位于水力通道中的水轮叶片组成,第二转子环绕在第二定子外侧并与第二定子产生电磁感应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定子上的电路输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磁极相互交错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风力转轴和水力通道相互垂直布置,至少从一个方向上带动发电机转子轴转动,满足了多个方向的水流和风力发电的条件,同时导向叶轮既可以用于水力发电,又可以用于风力发电,满足了水力和风力能够轮流使用的要求,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水力多向发电装置,属于新能源发电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传统能源发电依靠的是大量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同时带来的环境的恶化问题日益明显,核能发电建厂条件极其严格,相对造价较高。因此,人们迫切呼吁建立以清洁、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渐取代以污染严重、资源有限的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风能发电以及水能发电是非常经济适用的一种发电方式,特别适用于我国的西北、西南等一些风力、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但是风力、水力发电容易受到季节的影响,可见,现在特别需要一种能够满足水力和风力能够轮流使用要求的发电设备,但现有的风力发电设备与水力发电设备功能单一,对于水流方向和风力方向发电的要求较高,只能在特定方向进行发电,不能满足多个方向的水流和风力的条件,并且大部分的设备不能满足水力和风力能够轮流使用的要求,而能够满足轮流使用条件的设备要求精度较高,生产成本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力水力多向发电装置,能够满足多个方向的水流和风力发电的条件,并且满足水力和风力能够轮流使用的要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风力水力多向发电装置,包括机箱和安装在机箱内的发电机,它还包括风力发电组件以及水力发电组件;
其中,所述的发电机上设置有第一定子和布置在第一定子外围的第二定子,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设置有隔磁板;
所述的机箱上设置有用于安装风力发电组件的风力组件安装口、用于安装水力发电组件的水力入口和水力出口,水力入口和水力出口之间形成相对于发电机密封的水力通道;
风力发电组件由第一转子、风力转轴以及风轮叶片组成,风轮叶片布置在机箱外侧且与风力转轴的一端相连,风力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一转子相连,风力转轴通过风力组件安装口安装机箱中,第一转子内置在第一定子中且与第一定子产生电磁感应并通过设置在第一定子的电路输出,风力转轴上固定设置有连接板,风力转轴和水力通道相互垂直布置;
水力发电组件由安装在连接板内侧的第二转子以及安装在连接板外侧且位于水力通道中的水轮叶片组成,第二转子环绕在第二定子外侧并与第二定子产生电磁感应并通过设置在第二定子上的电路输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的磁极相互交错布置,水轮叶片与风轮叶片的转向一致。
所述的第一定子和第二定子中均设置有定子铁芯以及缠绕在定子铁芯槽内的定子线圈。
所述的风轮叶片的数量为一个。
所述的风轮叶片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风轮叶片均布置在风力转轴上且转向一致。
所述的风力转轴与机箱的机壁之间设置有轴承。
所述的机箱的水力通道两侧设置有隔板,水流在隔板(的作用下冲击水轮叶片。
所述的水轮叶片上设置有安装套,水轮叶片通过安装套安装在连接板外侧。
所述的安装套的宽度大于水力通道两侧隔板的宽度,安装套与隔板之间还设置有防水层。
所述的第二转子为套筒式转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鸿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