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劣汰选优选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23647.2 | 申请日: | 2019-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46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新有;刘建军;李豪圣;程敦公;王利彬;王灿国;宋健民;刘爱峰;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G22/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白艳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产量 品质 协同 提高 选优 选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劣汰选优选育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选育产量与品质提高的目标小麦品种的方法,其结合了系谱法和混合法的优势,提供了利用分子标记结合表型鉴定的全世代决选、各世代按不同标准选取的方法,与衍生系统法不同,即保留了系谱法可考查株系历史和亲缘关系的可追溯性,又保留了混合法操作简单、遗传多样性丰富的特点。组配组合前亲本背景清楚,组合组配目的性强,选择过程简单、目标清晰、容易操作,尤其对没有育种经验者而言,更易掌握,为快速选育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麦产量与品质协同提高的劣汰选优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一直是我国北方人民的主要口粮。随着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提高单产成为保证总产增加的唯一途径,进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面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小麦生产开始进行战略性调整,从单纯产量型向优质高产高效型转变。由于小麦产量与品质一直是大家公认的矛盾体,如何较好协调二者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育种家也曾提出过一些优质强筋小麦的选取指标,但基本都是局部改进,未见有同时提高质与量选取方法的系统报告。
小麦是常规自花授粉作物,目前国内外在杂种后代选取中通常采用系谱法、混合法、衍生系统法、单籽粒传及双单倍体等方法进行,国内以系谱法应用最为广泛。然而,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和育种规模不断扩大,上述方法均较难适应育种现状。
发明内容
为了选育高产量与品质提高的目标小麦品种,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选育产量与品质提高的目标小麦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从多个亲本组合中选取符合如下标准的亲本组合,作为多个候选亲本组合;所述标准为所述亲本组合中的2个亲本均含有至少1个高品质相关蛋白;
2)将多个所述候选亲本组合分别进行杂交,得到F0代杂交粒;点播所述F0杂交粒,得到F1代单行群体;再从所述F1代单行群体中选取单株产量大于优质对照品种或大于等于高产对照品种,或比高产对照品种产量减产在5%以内的单株作为入选F1代单株;
3)收集所有所述入选F1代单株的种子,过筛选取大于8目筛子的种子进行小区播种,得到F2代小区群体;从所述F2代小区群体中选取符合如下标准3)-1至3)-3的小区,作为入选F2代小区;
3)-1,条锈病病级小于4级且冬季冻害小于4级的小区;3)-2,小区产量大于优质对照品种或大于等于高产对照品种,或比高产对照品种产量减产在5%以内的小区;
3)-3,千粒重大于等于35克的小区;
4)将所述入选F2代小区单株的籽粒进行点播,得到F3代群体;从所述F3代群体中选取符合如下4)-1至4)-3标准的单株,得到入选F3代单株;
4)-1,含有与高品质相关蛋白的单株;4)-2、单株分蘖成穗不少于5个,棍棒或方型穗、旗叶上举(旗叶夹角在10-30度之间为宜)、白粉病小于4级条锈病小于4级、株高70-85厘米的单株;4)-3、单株籽粒蛋白质含量大于等于13%;
5)将所述入选F3代单株的籽粒进行点播,得到F4代株行群体;从所述F4代株行群体中选取符合如下5)-1至5)-5标准的单株,得到入选F4代株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未经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236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